第八十六章天狼诀再现(二) (2/5)
字。他的心猛地一沉,这是裴九的刀?难道当年裴九也参与了背叛?
就在这时,石台突然震动起来,白骨的手指关节发出咔哒的声响,像是要活过来。上官锦晨握紧软剑,警惕地后退一步,却看见白骨的胸腔里,露出个油布包的一角。
他小心翼翼地抽出油布包,展开一看,里面是半卷羊皮纸,上面用突厥文写着密密麻麻的符号,与他怀里的那半卷正好能拼在一起。而在羊皮纸的末尾,有几行汉字,墨迹已经发黑,却依然能辨认出是祖父的笔迹:
“天狼噬月,血债血偿。上官泣血,静待归人。”
上官锦晨的心脏狂跳起来。这半卷《天狼诀》,居然一直在叛徒的尸骨里!祖父当年炸塌狼穴,是不是就是为了保护这个秘密?
就在这时,洞口传来狼嚎声,紧接着是兵器碰撞的声响。福伯脸色一变:“是他们!他们追来了!”
上官锦晨迅速将羊皮纸收好,握紧软剑。他看着石台上的白骨,忽然明白了祖父的用意。这里不是终点,是战场。那些被遗忘的仇恨,终究要在鲜血里,才能得到安息。
石室的石门开始缓缓落下,将外面的风雪和厮杀隔绝。上官锦晨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长安城里那个懵懂的少爷,而是上官府的子孙,是天狼星选中的人。他必须带着这卷《天狼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火把的光芒在石墙上投下他的影子,与那些狼形浮雕重叠在一起,仿佛他也变成了壁画的一部分,成为这个古老传说的新注脚。
第四章 故人之女
石门合拢的刹那,上官锦晨听见外面传来熟悉的狼嚎。那声音不同于寻常野狼的粗粝,带着某种节律,像是在传递暗号。他忽然想起羊皮纸上的突厥文,其中有段记载狼语的注释,说狼王的呼唤能让方圆十里的狼群闻声而至。
“他们在召狼。” 上官锦晨的声音发紧,指尖抠进掌心。他看向福伯,老管家正用匕首在石墙上刻画着什么,石屑簌簌落下,露出底下的凹槽,像是某种机关。
“别担心,老奴知道有条密道。” 福伯的额头渗着汗珠,“当年老太爷为防不测,在石壁里凿了条生路。只是……” 他的声音顿了顿,“密道尽头,是裴九将军的地盘。”
上官锦晨的心沉了下去。如果裴九真的与叛徒有关,那这条密道岂不是自投罗网?但他看着石门上不断蔓延的裂痕,知道已经没有选择。外面的人显然有备而来,不仅带来了人手,还掌握着驱使狼群的方法,这意味着他们对《天狼诀》的了解,可能远超自己的想象。
“动手吧。” 上官锦晨握紧软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福伯咬了咬牙,将匕首插进凹槽用力一旋。石壁发出沉闷的转动声,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里面黑漆漆的,散发着霉味。老管家率先钻了进去,上官锦晨紧随其后,刚进入密道,就听见身后传来石门碎裂的巨响,伴随着狼的咆哮和人的惨叫。
“他们进来了!” 福伯加快了脚步,在黑暗中如履平地,“少爷跟紧了,这密道里有流沙陷阱。”
上官锦晨摸着潮湿的石壁,指尖触到些刻痕,像是箭头,指向前进的方向。他忽然明白这些刻痕是什么 —— 是玄甲军的路标,当年祖父留下的记号。这些看似杂乱的划痕,其实蕴含着某种规律,与《考工记》里记载的营造法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福伯,您以前是不是来过这里?” 上官锦晨的声音在狭窄的通道里回荡。
老管家的身影顿了顿:“当年老太爷带我避过一次追杀,走的就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