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刀光映琴韵侠义照江湖 (2/3)
秋芸拽着唐秋雪躲在朱漆柱后,前者瞪圆眼睛看着刀光剑影,后者则轻抚琴囊,指尖因紧张而微微发白。当云逸以木刀拍开谭管家的剑脊,顺势旋身扫腿时,唐秋芸忍不住低呼:\"这招竟比爹爹教的'旋风脚'更快!\"
\"嘘——\"唐秋雪按住妹妹的肩膀,目光却离不开云逸的步法。她注意到少年每次出刀前,都会先观察剑势的\"虚眼\",看似随意的挥砍,实则暗含《云游图》中的笔意。更令她惊讶的是,云逸腰间的破云刀始终未出鞘,甚至连刀鞘上的云纹都未泛起光泽——这意味着他只用了不足三成实力。
\"老奴认输!\"谭管家收剑入鞘,对着云逸郑重一揖,\"方才使出七成功力,竟连少爷的衣角都未碰到。若以实战论,老奴怕是撑不过二十招。\"
云逸正要谦逊,却见唐秋芸已蹦到面前,发间银铃扫过他手背:\"小师弟的破剑式好威风!方才那招'风卷残云'竟能把谭叔的剑势全卸了,简直比戏法还神奇!\"
\"秋芸不得无礼。\"唐秋雪轻斥,却从袖中取出羊皮纸卷,\"这是我与妹妹整理的唐家刀诀图谱,其中'天音刀法'的琴剑合璧之术,还望师弟指点一二。\"
云逸展开图谱,只见纸上用朱砂勾勒着刀势与琴弦的共振脉络,每一式旁都注有宫商角徵羽的音阶。
他忽然想起前日与唐秋雪对练时,曾听见刀风与琴音共鸣的奇妙韵律,此刻对照图谱,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原来师姐是将《广陵散》的节奏融入刀招。\"云逸指尖划过\"高山流水\"招式的批注,\"若能在出刀时配合琴弦震颤的频率,必定能让对手气血翻涌,不战自乱。\"他抬头望向唐秋雪,后者耳尖微红,竟比平日抚琴时更多了几分女儿家的娇羞。
\"谭叔,还请您用剑模拟琴音节奏。\"云逸将木质刀递给唐秋芸,\"秋芸师姐可持此刀,尝试以刀势应和剑音。\"
谭管家领命,软剑轻颤,竟发出古筝拨弦般的声响。唐秋芸握紧木刀,依照图谱所示踏出\"天音十三式\",起初步法略显凝滞,待听到第三声琴剑和鸣时,忽然福至心灵,刀势骤然流畅,竟与谭管家的剑招形成奇妙的共振。
\"妙哉!\"云逸击掌赞叹,\"师姐们看,当刀势与音律合一时,便能在无形中压制对手的气机。这与破云刀诀的'以势破形',可谓异曲同工。\"
唐秋雪望着图谱上被云逸圈出的几处批注,只觉心中迷雾尽散。她忽然明白,为何风先生的刀诀能名震江湖——那不是单纯的武力碾压,而是对\"势\"的极致掌控,是将天地万物的规律融入刀招的智慧。
暮色渐起时,演武场上已铺满月光。唐秋芸擦着汗坐在石凳上,忽然指着云逸的木刀笑道:\"小师弟的刀都快被砍出缺口了,明日我让铁匠铺打把精铁刀送你!\"
云逸摇头轻笑,目光落在远处的梨树影上:\"木刀也好,精铁刀也罢,关键不在兵器,而在人心。\"他摸了摸腰间的破云刀,刀鞘上的锈迹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等你们真正领悟了刀诀的精髓,即便用枯枝落叶,也能斩尽江湖不平事。\"
唐秋雪轻抚琴弦,忽然奏起《梅花三弄》。清越的琴音中,云逸看见唐秋芸抱着木刀沉沉睡去,月光落在她发间的银铃上,碎成点点星光。他忽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江湖中最难得的,不是绝世武功,而是能与你共赴刀山火海的人。\"
谭管家不知何时送来热茶,云逸接过时,触到杯壁上刻的\"义\"字。他抬头望向漫天星斗,忽然明白——这一场场切磋,早已超越了武学的范畴,而是江湖新生代的彼此映照,是道义与温情的薪火相传。
当唐秋雪的琴音转入高潮时,云逸悄悄将一枚刻着\"云\"字的玉佩放在石桌上。那是他用恒峪山脉的陨铁亲手打磨的,此刻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光芒,恰似他对这江湖的期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