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84章苍古治水共筑海堤 (2/3)

水泡,那玩意儿熬一锅就得耗上三担柴,上百万斤下去,柴山都得秃一片。”

    广安国的宛尚书捻着胡须沉吟半晌,终于开口:“眼下也只能先抽调十万劳力,从最险的那段海岸线动手。就像补衣服,先把撕开的口子缝上几针,等腾出手来再细细缀补。”他指尖在地图上点了点那处标着“危”字的海湾,“这里去年冲垮了三座渔村,再拖下去,怕是连旁边的县城都要遭殃。”

    几位尚书顺着他的指尖看去,只见那处海湾在地图上像道豁开的伤口,边缘的墨迹被反复圈点,早已模糊不清。众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了凝重。片刻后,不知是谁先点了头,接着便是一片此起彼伏的附和声,案几上的茶烟袅袅升起,在窗棂边凝成淡淡的雾,恍惚间竟像是为这艰难的决定,笼上了层沉甸甸的期许。

    宛尚书指尖在地图上划过连绵的山脉标记,声音里透着底气:“要说原材料,咱们苍古帝国的家底,可经得起折腾。你瞧这横贯东西的昆吾山脉,岩层里藏着的花岗岩,硬得能抗住百年浪涛;南边的云栖岭,石膏矿脉像地下的银河,一镐下去就能带出白花花的凝水膏;就连河运码头堆着的木料,都够搭起半个船队——只要动工,要多少有多少。”他顿了顿,指尖重重敲在地图上的资源点,“现在就派人下去清点,把矿场、林场的管事都叫到都城来,咱们得给这工程备足粮草。”

    话音刚落,嘉宝国尚书忽然笑出声,袍袖一扬,语气轻快:“这有何难?漕运官们常年跟河道、物资打交道,熟门熟路。从各国抽调些老手过来,挑几个能扛事的牵头,管保把物料调度得明明白白。”他说着,还冲宛尚书挤了挤眼,“当年疏通京杭大运河,不就是这么办的?”

    宛尚书却没接话,眉头微蹙,指尖在案上轻轻点着:“话是这么说,但这人得挑对了。得是那种……”他抬眼看向众人,目光沉静,“像灯芯似的,烧自己照亮旁人的。见了百姓受苦能揪心,见了贪墨能红眼,捧着账本睡觉都怕算错一个铜板的。”

    “没错。”旁边的洛尚书接话,声音沉得像块铁,“管理得跟上,就像编渔网,网眼得密,麻绳得韧——每批物料的出入库,每个铜板的去向,都得记在明处。谁敢伸手,就得有被斩断的觉悟。”他攥紧拳头,指节发白,“这堤坝是往海里扎桩子,桩子歪一分,将来塌的就是一片家园,容不得半点虚的。”

    众人都静了下来,厅内的烛火映着一张张凝重的脸。谁都清楚,这话不是危言耸听——那些被海水吞掉的村庄,那些在洪水里漂浮的屋顶,此刻仿佛就浮在眼前。

    “那就这么定了。”宛尚书终于开口,语气斩钉截铁,“让各国漕运官明日卯时来议事,咱们当场考校,挑出那几个‘能把心掏给百姓’的人。”

    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照亮了案上摊开的图纸,上面的堤坝雏形在火光下微微颤动,仿佛已听见千万劳力挥汗的号子,正从远方传来。

    我提议,让望海国的同僚来主理具体事宜吧。你想啊,咱们这些内陆王国,见着大海就像孩童仰看星空,只觉那片蔚蓝里藏着数不清的谜——潮起潮落像呼吸,风浪呼啸似低语,可真要问起哪片海域藏着暗礁,哪阵洋流会改道,怕是只能挠着头说不上来。但望海国的人不一样,他们脚踩的沙滩被海浪舔了千百年,祖辈传下的海图里,每道波纹都藏着故事。老渔民闭着眼能听出风浪的脾气,船老大看一眼云色就知该不该出海,他们是真把海洋当成自家屋檐下的老邻居,知根知底,连它什么时候会闹脾气都摸得门儿清。这场和海洋打交道的事,交给他们,才叫找对了门路。

    这话刚落,望海国的金尚书脸上那层平日里的沉稳就像被潮水冲垮的沙堤,瞬间塌了。他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先滚出一声哽咽,像被浪头呛了水。紧接着,那哭声就再也忍不住了,起初是压抑的抽气,后来索性伏在案上,肩膀剧烈地耸动,一声声“呜呜”的悲啼撞在梁柱上,又弹回来,听得人心里像塞了团浸了水的棉花,又沉又闷。那哪是哭啊,分明是把积攒了几辈子的委屈都倒了出来,像海边礁石被浪头拍得崩裂,每一声都带着碎碴子。

    旁边几位尚书都默默递过帕子,谁心里不清楚呢?望海国这几百年,就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女友全家大佬!我苟亿点怎么了? 人在高武,系统却让我修仙 重生八五,离婚海钓养娃赚翻了 我在大唐卖烧烤 永光纪 穿越兽世:大佬每天都想夺我芳心 下班后,成为异世界神明 冥皇下山,祸害绝色未婚妻 末法修仙,心系苍生 暴君渣爹读我心,朝臣全都震惊了!
相关推荐:
人在高武,系统却让我修仙 我在大唐卖烧烤 穿越兽世:大佬每天都想夺我芳心 末法修仙,心系苍生 暴君渣爹读我心,朝臣全都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