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 (4/4)
了顿,补充道:“文化工作者的文化,不只是书本知识,更要包含对社会、对生活、对民众的深刻体悟与敬畏。否则,空有学识,只会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成为混乱的源头。
基层实践,就是为他们注入这种文化底蕴的最直接途径。”
“时间上,你觉得半年足够?”钱老沉思着,显然在认真考虑可行性。
“至少半年,一个完整的农时,一个项目的工期,都需要时间沉浸才能真正体味其中的酸甜苦辣,走马观花式的体验生活毫无意义。
一年最好,能经历完整的四季轮回,看到播种、耕耘、收获的全过程,感受生活的周期性与韧性。”陈辉语气坚定,“当然,具体岗位和时间可以科学安排,但核心必须是真实、深入、长时间的参与,并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严格考核,而非可有可无的选修。”
钱老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在冬日的空气中氤氲开来,他拍了拍陈辉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说得透彻!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的条件、后勤保障和我们的决心,远非当年可比,这个提议,有基础,有深度,切中要害!
我会把它带回去,作为教育工作者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让大家好好讨论、完善。”
他抬头望了一眼园区略显空旷但充满潜力的建筑群,感叹道,“看来今天真是来对了。
陈辉,你的脑子,装着的不只是星辰大海啊,教育这个根基问题,同样需要你这样的智慧去夯得更实,只有你这样的智慧,才能一针见血的洞察到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陈辉笑了笑,“只是些粗浅的想法,希望能起点作用。”
“作用大了!”钱老用力点头,“行了,不耽误你太久,你刚安顿下来,好好熟悉环境,过几天会议有结果了,我再跟你通气。
需要什么,随时找我,国家支持你,这可不是空话。”
“谢谢钱老。”陈辉目送钱老的车离开。
园区重新安静下来,冷冽的空气让头脑格外清醒,陈辉转身走向自己的研究室大楼。
推开厚重的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着他的脚步声,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外面是规划齐整却还未填充人气的园区。
“人格塑造,精神的锚……”他轻声自语。
解决人类飞向星空的科技难题固然令人振奋,但如何确保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核不迷失、不堕落?如何让每一个沐浴在科技荣光中的人,都能成为一个有根、有魂、有温度的正常人?
“教育,或许是比任何一项前沿科技都更基础、更长远的事业。”陈辉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穿透了京城的繁华,看到了广袤乡村的田野,轰鸣的工厂车间……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似乎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