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诺奖评审委员会的分歧 (2/5)
然拥有相当于50岁甚至40岁的生理机能和生活质量,将疾病和衰弱压缩到生命最后的极短时间段。
根据陈辉的计算,如果没有外力干扰,使用涅槃二号后,人类应该能轻松活过150岁!
“还需要更多实验验证。”
陈辉喃喃自语,立即召集刘吉守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实验设计。
经过这些天的实验,一个个漂亮的实验数据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他们早已经彻底被陈辉折服,现在正处于打鸡血状态,不要说进行实验,就是让他们熬夜实验,他们都愿意。
……
德国马普学会,忙碌了一天的舒尔茨回到家中,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躺在柔软的床上。
这些天他实在太忙了。
当看到那些等离子体如同听话乖巧的兔子般被约束在真空室中,带出一道道绚丽色彩后,舒尔茨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陈辉想要研究可控核聚变了。
消化完华夏那边提供的技术后,他们已经凭借自己独立建立起了第一座核聚变发电站,当这个消息被国家媒体发布后,整个德国,整个西方都沸腾了起来。
这说明,华夏的技术不仅可行,其他人也能学会!
一时间,无数国家高层纷纷前往华夏,谈判合作事宜。
他们都明白这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因为电,核聚变能源可以算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也知道那些在工业革命中掉队的国家的下场。
这第三次机会,他们说什么也要抓住。
不过舒尔茨并没有想这么多,他现在的工作在于改进等离子体运动预测模型,试图在华夏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下一代可控核聚变。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工作,饶是身为天才数学家的他也时常感觉大脑空白,毫无头绪,高强度长时间的研究让他有些精疲力尽。
但在床上躺了十几分钟后,他还是撑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书房,接下来他还要学习几个小时前沿数学理论才会睡觉。
谁都知道他是数学天才,可很少有人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个世界有很多天才,但能够做出一番成果的,谁不是像他一样勤奋努力?
他听说陈辉那个家伙甚至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吃饭睡觉都在研究数学,他也尝试过一段时间,但那次尝试差点让他住进ICU,只好果断放弃。
人跟妖孽果然是没法比的。
坐在书桌前,舒尔茨抛开杂念,进入arxiv,开始浏览自己订阅的领域的新论文,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文章。
两个小时后,他打开邮箱,开始处理今天来自各方的邮件。
忽然,他看到了自己订阅的《华夏数学》发刊的消息。
算了算时间,今天也不是发刊日来着。
“难道是有什么重大成果?”
果然,陈辉那家伙沉寂这么长时间,一定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