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全世界的数学家们都抓狂了 (2/4)
于去哪儿?
当然不会有任何疑问,以如今华夏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整个蓝星,还能有比华夏更安全的地方吗?
如果全世界优秀的数学家全去了华夏,那么一本由天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创办的期刊,未必不能超越如今的数学年刊,数学学报等顶刊。
甚至,他们认为陈辉是得到了某种消息,在提前布局。
此念一出,细思极恐。
茶歇室中这群全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不由得心思浮动,毕竟在子弹面前人人平等,数学家也是人,去华夏或许是个好的选择。
邓乐岩坐在茶歇室的最后方,听到大佬们的讨论,不由感到一阵憋屈,凭什么华夏语数学期刊就办不起来。
但他也明白,大家说的是对的。
如今的华夏,的确还没有支撑一本顶级期刊的土壤,但他知道,陈辉在黎曼猜想上的研究,绝对比这些人想象得要深入得多,若不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或许陈辉早就完成了证明。
即便有这么多事情干扰,想必陈辉距离那个终极目标也不会差太多,即便第一期期刊出不了黎曼猜想的证明,最多也会在之后的几期中出现,他对陈辉出成果的速度很有信心。
“诶?”
“陈教授期刊的官网出来了!”
正讨论间,萨奈克教授惊呼一声,他在手机上看到了华夏数学期刊的官网,然后迅速将网址分享到群里。
“季刊,纯华夏语期刊?”
威腾眉头紧皱,一般来说,即便是华夏语期刊也会有英语副刊,数学虽依赖符号体系,但证明思路、创新思想的阐述仍需语言支撑。
华夏语论文在Web of Science等国际数据库中被索引率低,西方学者阅读障碍大,只有出英文副刊才能提升期刊的引用率,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
同时英文副刊也能吸引一些西方作者的投稿,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若是纯华夏语期刊,影响因子恐怕会低到地心,更加不可能会有西方的学者来投华夏语期刊,他们不明白陈辉创建这样的期刊到底有什么用。
“编辑阵容倒是挺强大的,邱成梧、袁新毅、陶哲轩、陈辉,4位菲奖得主。”
巴尔加瓦啧啧称奇,“可惜期刊的影响力,与学术编辑的关系并不会太大,也不知道他们第1期能够收到怎么样品质的投稿。”
德利涅直接将手机投影到茶歇室的投影仪上,“不用猜了,第1期已经发布了。”
“什么?这么快的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投影仪看去。
德利涅也已经打开了期刊目录,让大家诧异的是,华夏数学这一期竟然只有一篇论文。
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这篇论文的题目也是纯华夏语,他们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虽然因为跟陈辉的交流,他们或多或少会一些简单的华夏语,可要让他们认字,那就太为难他们了。
华夏语这门语言,会说和会写,差距实在太大了。
于是所有人都看向了邓乐岩。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