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关于方法派在剧本创作中的理论与实践》 (2/5)
着张秦川盯着故事大纲陷入了沉默,张慧军也没急着说话,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数分钟后,等张秦川抬起头,两人对视一眼,张慧军道:“怎么样?这个故事符合你的想法吗?有建议你可以提。”
虽然对张秦川有所了解,但两个人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张慧军这个剧本是写给张秦川的,只要张秦川喜欢,他就能改,又不是他亲自去拍戏
“老师,我觉得这个本子太含蓄了,太过于内敛,我不太喜欢。”
“哦?”
张慧军眉头一皱,张秦川说的这么直接,好像一句话把他的努力全扫到一边似的。
“这个太含蓄指的是什么?”
什么叫学者型从业人员,说的就是张慧军这种。
他可没有那种徒弟就要事事都听师傅的臭毛病,也更不会玩大家长权威不容置疑那一套。
论拍戏,张秦川不管是历史战绩、还是实操经验,都比他强,论起对市场的了解,张秦川也是专家级别的,如今既然自己徒弟这么说,他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虚心求教
“老师,你看咱们的传统思想,有时候遇到事儿的时候,就比如家里的孩子跟外面的孩子发生争执了,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说的话是什么?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为什么会招惹你,为什么会欺负你?”
“咱们喜欢搞自我反省那一套,搞受害者有罪那一套,就好像自己如果没问题,就不会碰上问题一样。”
张秦川想了想,拿出烟盒,张慧军抬手把旁边的烟灰缸推给他,两人点上烟,像是学术探讨似的,开始聊这个话题
“老师,现在时代变了,年轻人的想法已经不一样,以前老一套放到现在已经不好使了,我也不喜欢这种思想,这样的思想教育出来的孩子太不自信了,容易受欺负。”
“就像你这个大纲,我明白你想通过反应韩国警方怎么暴力执法,从而达到让观众同情这些船员和船长的目的。”
“但有些事,其实没有这么复杂,不需要咱们辩解,法律就规定了,谁举报谁举证,为什么我们明明是受害者,却还要这么小心翼翼的先讲讲对方有什么错,然后靠博取同情来争取公平呢?”
“受害者就是受害者,不管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是什么,受害者就是受害者,而杀人的人,咱们的法律除了自卫反击,其他的都是有罪的,法律不会管杀人犯是不是穷的活不下去了,还是老板没发工资,不管什么理由,只要不符合自卫反击,杀人都犯罪,对不对?”
张慧军鼻子里冒出烟,缓缓点头。
“那你的想法怎么改?”
“怎么改?既然是艺术创作,那就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张秦川刚想高谈阔论,瞬间又想起今天来找老师要聊的事儿,瞬间又感觉有些头疼。
老师写的这个剧本,有一点点可取之处,现在老师都说了这是写给他的剧本,张秦川不可能不要,既然要了,等老师写好了,他肯定就得拍,拿在手里放着不拍,那不是寒了老师的心?
但最近等他拍完电视剧后,歇几天等年后,他就要投入朝战胜利周年的影视作品里,没时间拍这个本子啊。
除非两个项目同时上马。
那这样一来,到时候拍戏是在东北,这部戏也得有一大部分剧情在东北拍。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