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面试 (3/5)
还有合伙人?
张秦川看了余正一眼,这小子可以啊,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本来还以为这位是那种赚到钱了,已经不满于自己只写剧本和筹备了,这才准备开影视公司,就像他一样,搞个一把抓,赚更多的钱。
没想到他这么一说,他的意思是他就算成立新的影视公司,他还管他擅长的创作剧本这一块,而比较吃关系的管理、销售方面,还有另一个合伙人。
这条路子就比较稳了
对于影视公司,张秦川没啥指导的。
“你们这个影视公司,准备走什么样的模式,就是员工方面,是准备跟我们东方厂这样的模式,还是普通的影视公司模式?需不需要我派人支援支援你们?”
“!”
余正都听到这话,心中一喜,看样子张会长这是认可他的计划了。
就是这个公司模式,他猛地一愣,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张秦川指的是什么。
在国内的影视公司里,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制片厂模式,所有员工都有固定工资,而东方厂属于在这种模式上再次创新,不仅像以前的制片厂一样养着所有员工,给他们开固定工资,甚至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还大大超越其他影视公司。
这一套给东方厂的员工带来了极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前也不是没人学这一套,但对于稍微小点的影视公司来说,这个真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
实在是太费钱了!
就不说按照东方厂那个员工福利体系和工资标准了,就按现一个月两千工资来算,有的具体职位可能还得翻倍。
他们这些小影视公司,就一年下来给员工发工资都要多少钱了?
他们一年才能赚多少钱啊!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公司每一部片子都盈利,而且还是大赚!
既然保证不了,养这么多人手,那运营压力
所以,其他影视公司,即使养的有人手,也只有核心团队十来个人,这已经顶天了,等到项目具体开拍之前,再临时招募人手,这才是圈里大部分影视公司玩的套路。
把人员成本都算进项目成本里,他们平时运营压力也没那么大
“张会长,我们这种小影视公司初建,还是用市场常见的模式吧,东方厂那一套,我们玩不起。”
即使余正再羡慕这个模式的专业程度,但他也得为现实考虑
“行,那你们公司成立后,第一个项目就是做这个是吧?我看拍摄地还没定?”
“!”
果然,听到张秦川这句话,余正心中暗喜,面上则是不动声色道:“本来我去竖店影视城考察过,但那边现在剧组比较多,时间非常紧,至于其他地方”
余正抬头看着张秦川道:“我听说张会长您在东北那边也有影视城,不知道我们到时候能不能到那边拍摄?”
“哈哈哈!”
王精看着张秦川笑出了,他也跟着陪笑,这个小余不愧是他推荐来的,这一手玩的挺漂亮的,主动给张秦川送上项目,讨张秦川欢心。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