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外国人? (2/5)
nbsp;刚过完年的燕京,空气中还残留着一点点年味。
国家体育馆——鸟巢,还没有完全建设好。
张秦川穿着一件薄款羽绒服,头上戴着安全帽,跟在工作人员身后,看着周围粗大的钢结构。
“张导,去年九月份,这里完成了钢结构整体卸载,今年主要是内部的一些装修。”
指着远处的工程车辆,工作人员跟张秦川介绍着这里的情况。
奥运会的开幕式要在鸟巢体育馆举行,这全世界都知道,而导演组不管方案再好,起码要来实地看一看,才好做出详细的安排。
目前的导演组进度,还处在纸上谈兵的状态,虽然有体育场的所有数据,但没有实地规划,总感觉缺点什么。
张秦川刚过完年就来燕京,就是为了来实地考察一下。
自从去年年底,鸟巢这边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后,安全问题解决了一大半,已经可以对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开放实地考察了,他又是负责先规划现场拍摄场地的,就成了第一波来鸟巢考察的人
看着还还没安装座椅,空荡荡的看台,远处的体育场里,已经有机器在下面画线了,张秦川能看出来,下面各个区域所在。
中间的那块草坪区域就不说了,周围的跑道之类的,这玩意远处看上去不大,等真进来,看着空荡荡的鸟巢,还有周围的钢铁结构,给人的震撼还是很大的。
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方框,这玩意叫取景器,作用嘛就相当于拿着一个镜头,透过这个方框看远处的画面,感受一下镜头的角度如何。
其实熟练了,左右手各伸出拇指和食指交叉摆在一起,就是简易的取景器,但张秦川还是拿了最新的实体取景器。
没别的意思,就是看上去专业!
果然,看到他掏出东西,身旁其他的人瞬间噤声,不敢打扰张秦川
装模作样的拿着取景器换了好几个角度,张秦川感觉都不咋滴。
主要是他分不清好坏。
这东西从以前张秦川开始拍影视剧开始,他就没系统性的学习过这些。
虽然这几年,他偶尔也会看书充充电,但还是做不到像是学校里摄影系那种,基础性的、完整的学习。
这就导致一个后果,他抄其他影视剧,为了取巧,张秦川最喜欢拍剧情片。
简称就是没有大场面的片子,原片里人家用一个中长景镜头,到他这里,虽然演员换了,可能场景也调整了,但张秦川靠着模仿,能学个几分像,人家用什么镜头方式,他也用什么镜头方式。
这样一来,主要靠着剧情,观众就能忽略大场面,注意力都集中在剧情上。
要不他怎么会被评为西北圈最会讲故事的导演呢?
这年头,国内不缺会拍风景,会拍大场面的导演,但这些导演,多多少少都有点短板,讲故事不行,到了张秦川这里,他是本来专业技能上就有些欠缺,所以走的是“技巧”性路子。
照抄,他会抄。
但如今轮到他直接选定用什么镜头的时候,张秦川就没那么多“灵性”了。
他现在的水平处在,匠气有余而灵气全无的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