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你想上大学吗? (2/4)
顿了顿,他又道:“手续的问题,我下午就让小安去协调,等办好了就给你们送过去。”
“可以。”姜姒点点头。
正事谈完了,赵部长一脸轻松。
见时间不早了,姜姒起身道:“部长,要是没什么事,那我先去忙了。”
“小姜,你先等一下。”赵部长却在此时笑眯眯地把人给叫住了。
姜姒不明所以的又坐了回来,就在她以为赵部长还有别的要求时。
赵部长一脸认真的看了过来,他也没兜圈子,直接打了个直球。
“小姜,你想不想上大学?”
“大上学?”姜姒愣了一下。
赵部长这说话的语气,不由地让她想到了那句经典名言,“老许,你要不要老婆?”
可问题是,现在才1970年,距离国家正式恢复高考还有七年多的时间。
也不是,1973年倒是短暂的恢复了一次,只不过后来好像被一个白卷考生给毁了。
想着这些,姜姒忽然反应了过来。
赵部长说的应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大学。
果不其然,这个念头刚冒出来。
赵部长就从抽屉里拿了一份文件出来。
“小姜,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姜姒接过看了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醒目的红色的大字。
《京大,清大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
落款时间是1970年6月27号。
报告很短,大概意思就是经过三年多的大运动,京大和清大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
于是乎,便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招生。
学制分两种。
一个两到三年的普通班。
另外还有一年左右的进修班。
教学内容上,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除此之外还会开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
招生对象则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
穿书之前,姜姒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小说。
所以,她一眼就看了出来。
这个应该就是后世常说的工农兵大学。
受时代影响,这个时期上大学,重点不在于考试,也不在于文化水平,而是推荐。
申请人通常都需要二到三年的的实践经验,这个实践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当兵,下乡插队,工厂做工这些都算。
像她这种挂靠单位的也算。
当然,前提也是她的履历足够好。
见姜姒一脸凝重,赵部长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