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午夜火光 (2/4)
不是世袭,但当代首领的家人和子女,难免会受到些特殊关照。
阿谷昏迷不醒的事情,当时惊动了不少人,广受关注,族人们向来极为热心,此时见到他并无大碍,都松了一口气。
“小阿谷总算是醒了?”
“小阿叶是给你阿玛送吃的去吧?”
“阿谷身子怎么样?没什么问题吧?”
一道道问候的声音传来,害羞的阿谷急忙躲到姐姐身后。
只比他大三岁的阿叶,倒是显得成熟稳重,这一声阿嫂,那一声阿婶,与族人们客套起来。
“谢谢大家关心阿谷,你们放心吧,他没什么问题了,只是还有些不适应,很快就能恢复过来的,先前还吃了五陶碗肉汤,吃了不少肉和骨头呢!”
听到阿叶的话,知道他这么能吃,周围的族人终于放心下来,在她们眼里,能吃就行,吃得越多身体越好,纷纷发出了祝福:
“感谢先祖和祭灵。”
……
很快,阿叶带着阿谷,来到了部落的西南角,这里有一块空地,许多族人扛着现砍的竹竿,放到空地上晾晒,准备用来编织器具。
大河附近的一条河湾里,长满了这种青灰色的树木,因为敲起来的笃笃声与普通的树木截然不同,就给它取名叫做笃,再后来慢慢变成了竹。
刚发现的时候,只作为建材来修筑房屋,可随着族人们持续使用,越来越多的用法被开发出来。
尤其是它的柔韧性,在编织器具上大有可为,迅速取代了藤条和树枝,成为最主要的编织材料。
有的人还喜欢用它来制作各种器具,也有的人会用它来做竹刀和竹矛,锋利得紧,但耐用程度比不上木头。
竹林的产量非常高,即使是这么多年的开采,也没有减少的迹象,每当雨季来临,就会有大量幼苗冒出,不管去年有多少空缺,都能给你填满。
空地上除了成堆的竹竿,还暴晒着不少编好的器具,有晾晒的竹匾,有储存的竹筐,有运输的竹篓,还有许多破开的半成品竹条。
旁边还有几十个女性族人,或是用石刀处理竹条,或是编织着器具,阿叶拉着阿谷,跟族人们打过招呼,就走上了木屋。
宽广的木屋中,放置着大量晒好的成品,这里是部落的竹编库房,空闲处,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妇女,正在手把手教导着几个刚成年的少女。
“竹条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一个指头就差不多了……”
“厚薄是一定要注意的,里边的竹屑一定要削干净,太厚了容易折断,薄了编出来的器具不结实。”
“你要这样,先穿回来,再折过去,不是你这样做的……”
“你看着,看我是怎么做的,看清楚了,记清楚了,你再自己学着来……”
“不要急,手一定要稳……”
“阿玛!”姐弟俩刚走进屋子,就迫不及待喊了起来,妇人正忙着教导新人,知道是女儿送吃的来了,头也不回地回应道:“先放边上去吧!”
可紧接着,她反应了过来,似乎听到了另外的声音,猛然回过头来,看见阿叶牵着的阿谷,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也顾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