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 (3/5)
经理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在宣读一份与己无关的文件,“依据贷款合同第七条第三款关于‘借款人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约定,我行正式通知贵公司:要求贵公司提前归还全部剩余贷款本金,共计人民币四百二十万元。还款期限为……十五个自然日。”
尽管早有预感,但“提前归还全部贷款”这几个字像惊雷一样在颜旭耳边炸响。他感到一阵眩晕,几乎握不住话筒。
“钱经理!”颜旭的声音因急切而有些变调,“这……这太突然了!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正在积极解决!我们的资产、我们的订单……我们是有偿还能力的!只是需要时间周转!您看能不能……”
“颜总,我很理解您的心情。”钱经理打断他,语气依旧冰冷,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但这是总行的风控决定,我无能为力。合同白纸黑字,条款写得很清楚。银行必须优先保障资金安全,控制风险敞口。请您理解并配合。”
“理解?配合?”一股血气直冲颜旭头顶,他几乎是在低吼,“钱经理,当初我们业务好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公司刚遇到点风浪,你们就要抽贷?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吗?!这就是你们银行说的支持中小企业?!”
电话那头的钱经理沉默了一下,再开口时,语气带上了一丝嘲讽般的“同情”:“颜总,商场就是这样。银行信贷,本质上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形势好的时候,大家都好。形势一旦逆转……抱歉,我们也要为自己的储户和股东负责。十五天,请务必准备好资金。否则,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法律手段,申请冻结贵公司账户及资产。再见。”
“嘟…嘟…嘟…”忙音传来,像最终的丧钟。颜旭僵在原地,握着早已挂断的电话听筒,手臂微微颤抖。窗外,北京城在冬日下依旧繁华喧嚣,但他却感觉整个世界的声音都在远去,只剩下自己心脏在空荡胸腔里疯狂擂鼓的、绝望的回响。
抽贷。这就是金融世界的冷酷法则。在你顺风顺水时,它们慷慨地提供燃料,助你高飞;而一旦你显出颓势,遇到逆风,它们会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抽走你脚下所有的阶梯,生怕你坠落时溅起的泥点,弄脏了它们光鲜的鞋面。
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从不逆向调节,只会加速企业的死亡。
颜旭颓然坐倒在椅子上,双手插进头发里,死死地揪住。四百二十万!十五天!公司账面上那点可怜的现金,连支付下个月的工资和房租都岌岌可危,去哪里找四百二十万?去找王老三那种高利贷?那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且数额如此巨大,王老三也未必敢借。
他想起了德隆系崩塌前的景象,那些曾经庞大的帝国,很多时候并非死于主营业务,而是死于资金链的突然断裂,死于银行的集体抽贷和信任崩塌。他现在,正在亲身经历这种恐怖的、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
背叛,抽贷……内外交困,四面楚歌。他下意识地看向地面,那架紫檀木算盘还躺在之前被他扫落的文件堆里,算珠散落了几颗,孤零零地滚在角落。他曾经用它计算过成本利润,计算过信用链条,计算过增长模型……却从未算到,人心和资本,竟能冰冷残酷至此。
他缓缓滑坐到地上,背靠着冰冷的办公桌腿,将脸深深埋入膝盖。一种前所未有的、彻头彻尾的孤独和绝望,像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他知道,旭日通讯这艘刚刚起航不久、曾一度充满希望的航船,不仅失去了舵手和船员,连最后的浮力,也正在被无情地抽走。沉没,似乎已是注定。
银行抽贷的最后通牒,像一块千斤巨石压在颜旭胸口,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钝痛。白日里,他强撑着处理各种烂摊子——安抚所剩无几的供应商,回复客户充满质疑甚至斥责的邮件,应付闻讯前来打探情况的各路人士。他必须表现得镇定,哪怕内心早已天崩地裂。他是这艘正在沉没的破船上,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船长。
当夜幕彻底笼罩城市,写字楼里其他公司的灯光次第熄灭,最后只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