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港城虽好 (9/11)
阁前同她嫂子喜欢侍弄花草,我是不伸手的,嫌麻烦。”
“没想到您还是这样的性格。”付采凝意外地讲道:“我以为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心都细呢。”
“学武是这样的,总能面面俱到。”丁凤霞夸奖自己的姑爷没有一点压力,看着小两口讲道:“小宁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也没后悔当初将她交给学武照顾。”
“现在儿女都有了,两个人又都事业有成,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付采凝笑着看向李学武问道:“李姝今年上幼儿园了?”
“去年就上了,在她妈妈单位的幼儿园,离家里很近。”
李学武介绍道:“李姝倒是懂事,也省心,自己张罗着要去。”
“有点小,如果可以,还是在家里多养两年。”
付采凝微微叹气道:“我也是瞎操心,不凡也快要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雅婷照顾不过来的。”
“如果是厂里的幼儿园,我知道的还可以,老师很负责。”
李学武介绍道:“从前年开始,我们集团便在教育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兴建了全新的办公楼。”
“不仅将教育体系从原本的市属体系中剥离出来,还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教育等制度。”
“我听雅婷说了,真的很好。”付采凝认真地讲道:“如果没有了尊师重道,我真不敢想象孩子们能在学校里学到什么知识。”
这话她只敢在这说,也只敢当着他们说,出去了就不会认了。
李学武能感受到她的感情和热忱,是对当前年轻人学习的担忧。
同样的,也是对祖国的未来,对人才凋零和断档的忧虑。
为什么她要赞许红星钢铁集团在教育体系上的作为,这是一种形势和政策下的主动争取,是对下一代充分负责的态度。
至少从现在看,红星厂未来几十年内不会缺少发展所需的人才了,更不会让厂职工的子女失去生存的本领和能力。
能从联合学校毕业,除了红星钢铁集团的选择,还有诸多联合工业企业抢着要人。
社会招录工作基本上已经停滞了,连厂职工子女都安排不过来,还有哪些企业会在社会上招录工人。
但对于技术工人的招录指标并没有做调整,甚至要增加。
“听说你出力颇多?”
付采凝看着他认真地点点头,说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信这份付出和努力不会背弃于你。”
“我倒是没想这么多。”
李学武端起红酒杯示意了两人,微微摇头解释道:“只是当时集团正面临技术和人事变革,很大一批工人要重新配岗,为了减少工人的担忧和子女教育的焦虑,这才有了建设联合学校的想法。”
“也是没想到,联合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项目也越做越大。”
他是这么解释,可付采凝和丁凤霞都没怎么相信。
你想吧,李学武参与主持了这个项目,他会允许项目边做边谋划吗?
现在的结果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