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鱼肥不肥? (8/12)
/>
“都是同志,感谢就不用了,互相关心嘛。”
李学武笑着看了坐在对面的张兢一眼,讲道:“冶金厂报批的新办公楼和展厅的建设项目预算您看……”
“嗯,在这等着我呢是吧?”景玉农撇着嘴角讲道:“我说你怎么这么大方,还说不用谢,都在这个上面了是吗?”
“你看你,又急——”
李学武笑着讲道:“两百万我都帮你省下来了,20万的项目在您这还算个事儿?”
“两百万?哪儿呢?”
景玉农轻笑着问道:“你李秘书长办事也是这么大方吗?”
“明白,懂了,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吧?没问题。”
李学武敲了敲桌面,道:“钱到账,预算到账,是这样吧?”
“等钱到账了再说吧。”
景玉农嘴角微翘,也不等李学武再磨吩,伸手便挂了电话。
一想到电话那头的李学武还拿着话筒,她就忍不住想笑。
报仇?
当然没有,这只是先收点利息,报仇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只要李学武在地方工作,就一定需要财政支持。
这大半年她没怎么卡辽东的预算,可也没上赶着大方,与其他单位一视同仁罢了。
她不主动,李学武也眯着,项目申报都是下面的人。
景玉农就想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在地方负责业务,或者做一把手,必然需要成绩。
想要工作成绩就得做事,只要是做事,就需要钱。
如果按部就班,闪转腾挪,甚至设立小金库搞项目也能筹集资金。比如刚刚李学武讲到的新办公楼和展厅的项目,就是李学武到辽东以后搞的经济盈余款。
先建后报,如果她能批复这笔预算,那钱不就又回到辽东管理小组的钱口袋里了嘛。
这是李学武有能耐,要没能耐,就得跑集团财政拨款。
她这总会计师一支笔可厉害,没有她的签字领不到钱啊。
李学武去辽东就是为了增长工作资历,实践工作经验的,必然需要大量的工程来支撑起经济发展建设来,创造优秀成绩。
光靠辽东的小金库可不够用,李学武终究还得来求她。
你看,李学武多会说话,事情办的巧妙,话也说的漂亮。
国际饭店项目要不要做,并不是李学武一句话的事,这里面的牵扯很多,利益太复杂了。
可积极促成国际饭店项目立项,李学武还是能做到的。
把集团招待宾馆同河畔小区捆绑在国际饭店项目上,利用建筑工程总公司虚高预算,再请她这位总会计师高抬贵手,将建设项目用账抹平,才是他的目标。
这么做对谁最有利?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