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偷偷努力 (5/11)
着可不就像初出茅庐的小鸭子嘛。
活动并没有太多赘余,当高空“嗖”地一声划过一道白线时,观演台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的众人嘴巴不由的张大,甚至望远镜里的眼睛都睁大了。
“……这是我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歼击机,首飞活动正式开始……”
“这就是歼-8了——”
李学武仰着头,还在看从望远镜里远逝的那道优美的弧线,内心激动万分。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就不算从零开始了,总有一天会追上列强的。
当列强船坚炮利的时候,我们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希望当我们也拥有这些利炮坚船的时候,敌人也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该款歼击机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
作为活动主持人的王新还在做着相关数据和信息的介绍,台上众人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天空。
有些人仰头时间过长,脖子酸疼了也舍不得放下手里的望远镜。
大家是多么希望这款先进的歼击机能尽快列装啊。
即便它的来历不是那么的先进,李学武依稀还记得这款歼击机实际上在设计上是参考了毛制米格-21战斗机。
也就是歼-7。
听王新介绍,这款歼击机装备了两台wp-7甲涡喷发动机,加长了机头,提高高空战斗能力。
基本型装备两台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Lmc)生产的涡喷-7A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2.2,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七个外挂点。可使用霹雳-2、霹雳-5、霹雳-8短程空对空导弹,霹雳-11中程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以及无制导航弹与火箭弹。
陈寿芝和张恩远没参加过这种活动,对战斗机也没什么了解。
外行看热闹呗,他们举着手里的望远镜看着飞机嗖地一下飞过去只觉得很厉害,空中变换飞行姿势也很牛气。
你要让他们说这款飞机怎么厉害,他们是说不出来的,飞得快算吗?
李学武一边看着头顶的试飞,一边听着大喇叭里的王新的介绍,同时也在努力回忆这款“老掉牙”飞机的情况。
这款飞机此时还不叫歼-8,研究项目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
现在是69年,李学武想起来这款飞机在十年后才完成设计定型,也是在十年后才开始量产服役。
怎么说呢,生产一批,研发一批,思考一批,应该是这个顺序。
不过现阶段沈飞有没有这么强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厚度,李学武不得而知。
也许十几年后才量产服役这种已经不是那么先进的歼击机也是迫于无奈。
要知道,此时的一架战斗机身上有一万多个零部件,一千多项标准件。
从100多个组合件直至前后机身对合,机身机翼对合,以及发动机、油箱在飞机上的安装,要求都是一次成功。
从王新的介绍中,李学武了解到,早在去年的7月份沈飞就已经完成了首批两架此时还是一串数字的歼-8总装。
直到今天才实现首飞,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