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人情世故 (8/11)
召开会议都没有藏着掖着,往后也不会,谁做的不好了,等着现场丢人吧。
与董文学在辽东做管理的时候不同,李学武一上来就摆足了姿态,是要紧抓对辽东各工业企业的管理权,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谁不服管理,他就要摘谁的帽子。
他们也都是集团的骨干力量,在集团内部有着多方渠道,早就探听到了集团领导的态度和相关的消息。
李学武不是在吓唬他们,从李主任往下,所有人都主动或者被动地达成了一项共识,那就是现阶段李学武对辽东工业的绝对管理权,没有人能动摇。
部陆主任已经同李怀德主任谈过话,就辽东工业的未来提出了意见和希望。
具体是怎么谈的李主任没有说,但既然消息已经传出来了,那就证明陆主任对秘书长去辽东是关注的,是看好的。
这个时候谁露头谁挨打,从集团到辽东都一样,集团领导都沉默了,他们又怎么敢违背李学武的意愿。
所以集团在辽东的工业领导小组是从李学武开始真正地执行了相关的权利。
也正是从今天开始众人必须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的每一道命令,注意,是命令,不是通报。
李学武对冶金厂那几个副主任都从来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他们也是一样。
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也能听得进去困难,但命令只要下达,玩了命也要完成。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工业领导小组以及小组办公室的地位。
其次,李学武也在这个时候宣贯了他对集团辽东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路和规划。
他是站在集团领导的角度,是根据集团未来对辽东发展规划的角度制定的相关思路和规划,所有人要认真对待和期待。
李学武在讲话中提出了“一年一条线,三年东三省”的发展思路。
一年一条线是指辽东工业领导小组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打通辽东到出海口营城的工业和贸易发展路线,并持续开发完善。
第二年则要打通辽东到吉省的工业和贸易发展路线,第三年目标则是龙江省。
在建设和发展每一条工业和贸易路线的同时也要深挖各线路的发展潜力,在三年时间里将这三条线勾勒汇聚成面。
李学武在阐述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发展规划时指出,集团未来侧重布局工业和贸易发展,辽东有着两项绝对的优势,向内和向外发展已经成为了工业领导小组的使命和任务。
向内积极开发市场,拓展合作空间,对外积极联系,开展贸易,努力要在三年时间里将集团在辽东的影响力提上一个台阶,努力将集团的影响力扩展到东三省。
他在会议上又分别对各工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意见性的要求和指示。
李学武要求营城船舶深化船舶制造工艺变革,积极推进新工艺、新项目的落地,要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开启新篇章。
讲到工艺变革和发展,他又提到了其他工业企业,顺势讲到了轧钢厂、汽车制造厂等等,分别就相关项目进行了强调。
会议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会议室的大门始终关闭着,给外面的人留下了太多猜想。
秘书长到辽东以后的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