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确认过眼神 (3/11)
;而包括于德才在内的三人也都清楚,工作紧锣密鼓的交接过程中,李学武一定有很多话要跟接班人交代。
至于说于德才会不会多心,觉得李学武不信任他,不支持他上位,没能接下保卫组负责人的岗位而心生不满和怨恨。
关于这一点,李学武不好说,因为人心叵测。
但有一点他很肯定,就是于德才有自知之明。
苏维德不是一个好相处的领导,保卫组正面临着结构变革,负责人这个位置不好干。
于德才应该很清楚,他没有资格和底牌能够得到苏维德的支持和欣赏,更没有信心得到组里的支持。
他不是一个能够挑大梁的性格,多年的办公室主任角色,早就磨平了他的棱角,再无锐意。
而王小琴就不一样了,这是一把出鞘的利刃,丝毫不畏惧苏维德这只老乌龟。
就算他有龟甲,可也不敢露头伸爪。
就在上个月的月末,也就是3月30号,《人民大报》发表了***的最新指示:
管委会的基本经验有三条:一条是有变革干部的代表,一条是有三支工作的代表,一条是有变革群众的代表,实现了变革的三结合。
管委会这种“三结合”的临时组织管理机构,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时期,“三结合”的情况有所不同。
但就目前红星厂管委会来讲,变革干部代表李怀德当仁不让,是他打响了红星厂大学习变革的第一枪。
三支代表就不用说了。
卫三团与红星厂联系紧密,合作密切,在兵事训练、保卫安防、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有合作和交流,王小琴来红星厂得到了管委会全体成员的支持。
最后一条,变革群众的代表,这个条件有些特殊。
因为红星厂在进行大学习活动和生产工作变革的时候,群众是以多种形式和集体的身份参与进来的,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
所以李怀德也是力排众议,以李学武身上那些奖章为由,推了他一把,担任了管委会的秘书长职务。
现在的苏维德就很难受了。
首先是保卫组负责人的变化,在他还没来的时候就已经通过了相关的决议,让他很被动。
其次是李学武调任管委办,三支代表王小琴接棒,让他在话语权上受到了很多的挑战。
因为作为三支代表,王小琴是能够参与管委会工作讨论的,同他一样拥有影响红星厂工作决议的话语权。
当然了,管委会体制下,李怀德永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争了也没多少,可不争又觉得好气。
最后便是工作的执行,在得不到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支持,他的很多想法都成了空想,说出来都不顶人放屁。
他现在指挥不动李学武,未来更钳制不住王小琴。
可以这么说,他这个保卫工作主管领导当的啊——憋屈。
——
4月3日,李学武按照组织工作需要,签署了保卫部门全体纪律队伍的轮训动员令。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