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63章 航空公司 (10/11)

   红星厂整体工业发展是快速地在产生工作岗位的,就算后期有岗位饱和的情况,工程队也是不饱和的。

    红星厂投建的项目,以及在未来承接的工业项目,会让这些岗位调整的工人有无限的用武之地。

    况且红星厂还要在未来支持市工业建设一座新的轧钢厂呢。

    旧设备,新工厂,换代过程中势必会有工业迭代和调整。

    市工业的管理班子已经在讨论研究,要在哪里选址建厂。

    同时,应红星厂的邀请和帮扶,市工业准备建设一批轻工业配套产业,由红星厂牵头,组织重点工业围绕生态工业区打造新型工业城市。

    红星厂不惜把三产中的一些配套产业调整出来,以联营控股的方式,参与到了这个新的大型三产工业区。

    现在说九万名职工,三年后能剩下五万人都算胜利了。

    这么优秀的企业,这么成熟的技术,工人自然是要有流动性的。

    而且三年后红星厂就有了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工人从学校里毕业。

    这些老工人也舍得调剂给其他兄弟企业,只保留核心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就行了,保证企业的竞争力。

    本来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就是从发展到膨胀,再到压缩再膨胀的过程。

    每一次膨胀是为了发展,每一次压缩是为了蓄力再发展。

    红星厂要做项目和企业的孵化器,也要做技术工人的孵化器。

    不怕项目被分股,就怕工人都留在红星厂退休,养不起,也伤不起。

    年轻的工人代表了企业的年轻活力和动力,也代表了先进性。

    其他企业缺少发展能力,分润红星厂发展红利的同时,只能接收更为先进的工人,承担他们的退休压力。

    这一套理论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工人,都是有利的。

    只有企业良性发展,工人才能保住稳定的饭碗,不至于被推向社会,自生自灭。

    李学武的话讲完,安德鲁在惊讶过后是深深的思考。

    金字塔式的工业发展模式他并不陌生,在西欧的工业体系内其实也是这一套,只不过是没有系统的调配,全凭借工人自主的流动性调剂。

    其实他不知道,红星厂工业搞金字塔结构,工人搞流动性调剂,也是少见的。

    之所以后世出现了故步自封的情况,就是缺少这种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工人稳定的流动渠道。

    就在安德鲁思考完,李学武还以为他能给自己一些建议的时候,他却玩笑似的建议红星应该造客船。

    “客船?为什么?”

    李学武笑着说道:“我们国内客船商用市场目前并不是很广阔。”

    “不不不——”

    安德鲁摆了摆手,纠正道:“不是卖,是你们自己用。”

    他点了点李学武,提醒道:“就营城造船厂,你们已经有了多少京城籍的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穿越1980年! 巨兽宇宙,从金刚骷髅岛开始 开局一家古玩店,暴富通万界 八零改嫁绝嗣大佬,随军后成团宠 斗罗:破魂枪 小兵活下去 东京和尚异闻录 你们是来争第二的吗?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枝
相关推荐:
穿越1980年! 上三休四!员工怕我破产偷偷加班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天医下山:我的高冷女总裁 女将穿进娱乐圈后,引发全民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