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近炸引信,捉迷藏行动,代号舵手 (4/9)
!
这些资料除了少部分种蘑菇的技术外,大部分是跟一种名为“大眼睛V”的无线电近炸引信有关系。
近炸引信是李爱国一直很眼热的一种技术。
它的书面解释是按目标特性或环境特性感觉目标的存在、距离和方向而作用的引信。
通俗点的解释就是在炮弹上安装的一种制导雷达。
初小毕业的同志都知道,无论是子弹、炮弹还是防空火炮,在战场上的命中率都低的可怜。
通常,几十发炮弹,才能有一枚炮弹攻击到有效目标。
炮弹的价格可不便宜,通常打一场战斗下来,对方没有消灭,自己却被搞破产了。
为了解决这个尴尬的局面,在二战期间,老美和欧战联合研制了一种名为VT的引信。
可以让炮弹在靠近目标的时候,提前发生爆炸。
用爆炸产生的碎片来杀伤目标,大大扩大了杀伤面积,提高了命中效率。
这是一种变革性的技术。
无论是用在防空射击的高射炮弹上,还是用在地面战斗的野战火炮上,这种新型引信的战斗效能都是直接和毁灭性的,并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士气。
在战争期间,这一项目始终是被严格保守的机密。
因此遭受这类火力打击的小鬼子和三德子始终未能意识到为何盟军的炮火突然变得如此残酷、精准和致命。
五星上将鲁大师曾说过:“近炸引信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保守得最好的秘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秘密。”
这种带有引信的炮弹也被运用在了北面战场一种大口径火炮上。
结果带有引信的炮弹被咱们快速推进中缴获。
为了防止咱们得到这种技术,老美不得不花血本,大规模出动飞机轰炸。
当时咱们还不清楚那批炮弹的重要性,结果导致只得了一枚“战损”级别的引信,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种引信的精准度虽然不高,但是成本低,并且可以大规模运用在炮弹上,可以将火力精准度提高好几个档次。
这就有点类似于网游里面的武器强化了。
是一本万利的事儿。
所以在咱们得知有这玩意存在后,就开始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研制。
结果却不应如人意。
李爱国也曾想在系统中购买这项技术,结果却发现该技术所需的技能点高达两千点。
当时他就懵逼了。
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玩意虽然制作工艺简单,却包含了太多的技术。
光学、磁场或电子反馈技术、在弹体内安装一套类似雷达的无线电装置的微缩设备技术、电子设备最小化技术.
最关键的是一种电池技术。
电池的功率要足够大,工作时间要足够长,而且在从零下50度到零上100度的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