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寻矿001号立大功、 周前进、李爱国要造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2/8)
bsp;这阵子李爱国也没闲着,利用轧钢厂的设备制造出了扇叶的原胚。
由于扇叶的弧度问题,需要多个七八级锻造师傅配合,刘海中对厂里的工人知根知底,推荐了两人。
三人组成了锻造小组,采用了微铸锻成型与铣削加工交替进行的方式,可以抑制变形并提升力学性能。
简单来说,就是先对原配进行高温加热,温度控制在1100-1200℃,随后进行铣削进出气边飞边。
这项工作不能一次干完,需要进行锻造成型曲面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弧度的均匀性。
工艺的难度很高,即使老师傅们也累得满身大汗,前两个扇叶因为在锻造的时候,出现了误差而报废。
一直到第三个扇叶,才算是成功,而同样的扇叶需要十八片。
刘海中趁着休息的时候,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疑惑的问道:“爱国,这玩意就是为了做风扇?我怎么感觉比军工产品还要麻烦。”
这话倒是没错,这种扇叶如果放大尺寸的话,完全可以用在飞机涡扇发动机上。
“这是设计要求,二大爷,这次麻烦你了。”李爱国笑呵呵的递过去一包烟。
“咱都是邻居,帮点忙是应该的,再说了,你们前门机务段还额外给了补贴。”刘海中接过烟后,朝着那几位师傅喊了声:“这是爱国同志的烟,大家伙都过来休息会。”
那两个老师傅听到喊声,也丢下工具聚了过来。
一边抽烟,老师傅们扯起了闲话。
一个师傅抽口烟道:“这扇叶的难度很大,以后估计很难量产吧?”
“这只是实验品,等量产的时候,会设计专门的机器生产。”李爱国早就计划好了,靠人工制造扇叶的速度太慢了,有一种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可以直接实现批量生产。
只要把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搞出来,需要精密的配件,这就需要多轴机床的配合了。
事实上,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本身就是一种大型高级数控多轴机床。
这实际上是利用机床来制造机床。
没办法,没有高精密度的配件,就不可能实现高精密度的生产活动。
这也是国外禁止多轴机床出口的真正原因。
虽然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没办法跟后世那样实现全自动化,也可以设置多个工序,完成量产。
只是由于弧度需要参数,还需要等样品扇叶做好之后,才能开始设计。
另外,铣车复合加工中心要进行电气化改造,需要宗先锋帮忙,还有电动马达的改造也要提上日程了。
“宗先锋这小子该回来了吧?”
正想着,李爱国接到了宗先锋回到京城的消息。
有了第一个成功的扇叶,接下来就按照第一个的经验制造就可以了,由刘海中盯着。
中午的时候,李爱国吃完午饭回到了工作室。
宗先锋正在跟那些技术员们讲勘探的事情,在大山里坐在火车上奔波,能看到山上的老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