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李爱国搞集中采购,各方筹划,防冻剂运抵边疆 (3/8)
nbsp; “李爱国是我爹啊,他说啥就是啥?”贾东旭闷哼一声,摆手:“不办,我就不信了,这春天还能下雪不成。”
他没有注意到,易中海悄悄的喊来一大妈,让一大妈报几百斤煤炭,还额外要了一个小地炉。
小地炉是李爱国刚想出来的小玩意,下面带轱辘,白天放在屋子里取暖,晚上能推进炕的炉道里。
很方便,也很省煤炭。
“煤炭再加六百斤,聋老太太那边也需要,还有小地炉多买一个。”
一大妈感到惊讶:“老易,刚才你不是给几个住户嘀咕,倒春寒没什么可怕的吗,让他们别担心,还让贾东旭四处散播消息。”
“你知道什么,我要是不这么说,刚才刘海中不就得手了嘛。”
易中海挺起胸膛,一脸理所当然。
“你还真当我傻啊。能让街道办,让上级重视的事情,能是小事儿吗?”
一大妈:“.”
易中海能够成为一大爷肯定不是傻子,只是单纯的坏罢了。
在原著中就能看得出来,要是他真为了傻柱好,也不会把猪八戒他二姨介绍给傻柱了。
刘成的女儿刘玉华确实身强体壮,能跟男人一样挑担子。
但是,强壮挑担子是农村挣工分的标准,城里的标准真的不一样,很注重颜值。
傻柱又特别爱攀比。
介绍几次不成后,就没有媒人再给傻柱介绍了,只能当光杆子,以后帮他养老。
易中海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把别人当成傻子的高手。
一场大会变成了物资筹备会,晚上回到家后,李爱国把清单誊写出来,打算明天采购。
陈雪茹从屋里面拿出几块黑布:“爱国,家里有点棉花,干脆趁着这个点,给两个孩子做身棉衣,咋样?”
“好啊。”李爱国赞同,今年要是遭了灾,棉花产量肯定也得减,到了年底说不定就买不到了,还不如早点做。
提起做衣服,陈雪茹也来了精神,掰着手指头盘算:“红升的棉靴破的像样子了,小明微长得快,脚指头怼到鞋帮子,正好刘大娘前阵子送来了一大块袼褙,要不,再做两双鞋子。”
“好啊,好啊。”李爱国现在还真没把这点东西放在心上。
陈雪茹跟大部分妇女同志一样,特别喜欢做这种活儿。
这跟家庭地位没关系,只是单纯看着家人穿上自己做的衣服、鞋子,拥有满满的成就感。
陈雪茹也顾不得睡觉了,当天晚上就忙活了起来。
做鞋子很麻烦,先用麻锤子将一缕缕的麻打结成细麻绳。
然后按大人小孩的鞋样儿用袼褙剪成鞋帮和鞋底的形状,鞋底用布包好边后用麻绳-针针纳好.
陈雪茹斜靠在床头,借着昏黄的灯光,一针一线的忙碌起来。
李爱国看得困了,先睡了。
第二天是周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