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准备收割本子 (5/6)
”,带着团队奔波于全国几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在沈阳,一家大型机床厂正与日方洽谈数控技术引进。
黄河团队的出现,同样让厂方和日方代表都感到了意外。何雨鑫没有过多纠缠,只留下了一份详尽的替代方案和联系方式。
团队里从香江来的工程师悄悄问:“何总,我们这样撒网,有效果吗?人家好像更认其他国家的外资。”
何雨鑫笑着道:“种子撒下去,不一定每颗都发芽。但只要有一颗长成,就值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知道,除了国外的,我们香江的也可以。”
下一站是武汉。
这里有一家规模不小的汽车零部件厂,正在寻求技术改造,接触的是一家德国企业。
谈判似乎陷入了僵局,德方要价太高。
黄河团队的到来恰逢其时。
厂方很热情,让何雨鑫他们看了厂房和现有的设备,香江来的工程师很快给出了初步评估和技术升级路线图。
厂里的总工拿着黄河的方案,对比着德方的报价,眉头紧锁:“你们这个确实更实惠,技术转让条件也更宽松。但你们毕竟”
“毕竟不是外国牌子?”何雨鑫接话,“技术好不好,设备行不行,可以验。我们是中国人自己的企业,最终目的是共同发展,而不是单纯赚一笔技术转让费。”
厂长沉吟良久,用力拍了拍桌子:“好!我们就拖一拖那边,请你们尽快安排一次详细的技术方案,如果真像方案里说的那样,我们优先考虑和你们合作!”
离开武汉时,团队气氛明显高涨了一些。
但接下来的重庆之行却碰了钉子。
目标厂子与美方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对方明确拒绝了黄河团队的介入,连方案都没细看。
“没关系,不是所有的门都能敲开。记下这家厂,以后说不定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奔波间隙,何雨鑫每天都会给四九城家里打电话。
电话那头,龚雪的声音总是带着笑意,告诉他今天吃了什么,家里怎么样了,母亲又张罗了哪些东西。
她从不问工作顺不顺利,只叮嘱他注意身体,按时吃饭。
陈兰香有时会抢过电话,唠叨几句:“老三啊,啥时候回来?小雪肚子越来越大了,你总不能孩子生了才露面吧?”
“忙完这阵就回,娘。”何雨鑫每次都这样保证。
时间悄然进入十月下旬。
一天晚上,何雨鑫申城某个宾馆的房间里整理资料,接到了长春那家汽车厂郜厂长的电话。
“何总,没打扰你休息吧?”
“没有,郜厂长您请讲。”
“你们留下的方案,我们仔细研究了,也汇报了。上级的意思是,欢迎公平竞争。我们和欧方的谈判下周进行最后一轮。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过来参加。”
何雨鑫精神一振:“当然有兴趣!感谢郜厂长,我们一定准时到。”
“不过何总,我得提前说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