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原来是‘老熟人’啊 (3/6)
sp; “而且,现在电话可没那么安全,我感觉很不好就像是……被观察的猎物。”
“所以说,你们比人家专业的还差很多,这也是你们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何雨柱的声音依旧平静,他正站在窗边,看着楼下一辆缓慢驶过的灰色轿车。
“不用管他们,正常行事,做好我们自己的防御。让‘暗影’的人轮换盯梢,摸清他们的换班规律和人员构成,我不要求你们不惊动他们,但是你们要做到最大限度降低存在感,就好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样。”
“是,我们尽力去做。”
“另外,告诉大家,最近少用电话,所有重要的事情必须面谈。”
“明白!”
尽管五处的监控严密,但何雨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他每天按时去公司处理事务,偶尔去九龙塘工地视察,晚上则返回别墅陪伴家人。
言行举止间,没有丝毫的慌乱或异常,就像一个真正忙于事业的“本分”商人。
这种泰然自若,反而让负责监控的五处探员感到一丝不安。
“头儿,这何飞太镇定了,镇定得有点不正常。我们的人几乎把他的行程摸透了,他不可能没察觉。”一名探员向科林汇报。
科林看着照片上何飞与顾元亨在汽车厂车间谈笑风生的画面,眉头微蹙:“他在等。要么,是在等我们露出破绽;要么,是在等某个时机。继续盯紧,不要给他任何可乘之机。”
“破绽,头我们能有什么破绽?”
“你这种心理对他来说就是破绽,不要忘了他是从半岛下来的军人,你们没经历过那场战争,你们不会懂的。”
“真的有那么厉害么?”
“奥利安曾经是我的属下,他被俘了,所以他来到了香江,而我战后因作战不利离开了军队,被征召进了五处,这么多年我这是第二次来东方。”
“那第一次是?”
“1963,‘大雪茄’失踪。”
“知道了,头。”
就在五处与何雨柱陷入这种无声的对峙时,沉寂了几日的怡和,终于开始了反击,因为怡和董事会的人到了。
这一次,他们没有选择暴力,而是动用了更擅长的手段——舆论和商业绞杀。
《香江商报》《南华早报》等多家有英资背景的报纸,几乎同时刊登了针对黄河实业的负面新闻。
“独家爆料:黄河实业九龙塘项目涉嫌违规占地,地政总署已介入调查!”
“深度调查:黄河汽车厂核心技术疑似窃取自某欧洲车企,专利诉讼即将提起!”
“知情人士透露:黄河实业资金链紧张,多家银行已收紧信贷,九龙塘开发有可能停止!”
一时间,谣言四起,但是这些招数好像没什么用,因为黄河实业根本没有上市,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贷款问题,唯一受到影响的是沁泉的股票,问题是沁泉资金流充足,最近虽然动作小了,可还是在开店,所以股价波动也不大。
还有就黄河汽车厂的专利问题,顾元亨直接带着律师找到了发表文章的报社,当着他们的面拿出来专利证书,就差甩在那报社主编的脸上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