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尝到甜头 (5/6)
p; “您这是早有预谋啊,”许大茂放下手机,凑过去看,“又买螃蟹了?”
“昨儿托人从天津捎的海蟹,”三大爷笑得眯起眼,“白露吃蟹,膏肥黄满,晚上给大伙加餐。”
傻柱推着三轮车从胡同口进来,车上装着捆大葱,叶子上还挂着露水。“白露种葱,越长越凶,”他把葱卸在菜畦边,“张奶奶,您闻这葱味,冲不冲?明年开春准能长成大葱。”
张奶奶拄着拐杖过来,手里拿着件厚点的褂子,给槐花披在肩上:“白露身不露,早晚添衣裳,别冻着。”她摸了摸槐花的胳膊,“这孩子,总爱光着膀子跑,小心着凉。”
槐花拽着褂子袖子晃:“奶奶,我不冷!您看傻柱叔叔还穿着短袖呢。”
傻柱正脱外套,露出胳膊上的肌肉:“我火力壮,不一样。”话刚说完,打了个喷嚏,逗得大伙直笑。
李爷爷推着轮椅在葡萄架下转,腿上盖着条薄毯。“我刚听广播,说今儿有霜冻,”他指着东边的天空,“你看那云,白得发灰,准是要下霜。”
周阳赶紧往白菜畦上盖薄膜:“得把小苗护住,不然一冻就蔫了。”他蹲在畦边,把薄膜边角压上土,“这薄膜是去年剩的,正好用上,省得再买新的。”
中午吃饭时,桌上多了盘紫苏叶,绿油油(哦不,紫莹莹)的,旁边摆着醋碟。三大爷端出个竹筐,里面是青灰色的海蟹,个个张着钳子,看着就精神。“别急着吃,”他拿牙刷给螃蟹刷壳,“得刷干净,不然有沙。”
傻柱在厨房蒸螃蟹,蒸锅冒得全是白气,香味混着紫苏的味飘出来。“张奶奶,您等着,”他隔着蒸汽喊,“这蟹膏能结冻,凉着吃更鲜!”
张奶奶坐在桌边,给槐花剥花生:“慢点吃,别抢,三大爷买了十只,够吃。”
槐花举着半颗花生,看着蒸锅冒的白气发呆:“周爷爷,露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就像这蒸汽似的?”
周阳正帮三大爷绑螃蟹腿,闻言笑了:“是地气往上冒,遇着凉空气就凝成了露,跟蒸锅的蒸汽遇着锅盖变成水珠一个理儿。”
“哦——”槐花似懂非懂,把花生扔进嘴里,“那露珠就是大地的汗珠呗?”
大伙都笑了,三大爷笑得最响:“这比喻好!咱槐花会写诗了!”
下午,太阳把露珠晒没了,院里暖洋洋的。许大茂举着手机拍周阳给葱浇水:“家人们看!白露种的葱,得浇足水,不然扎不下根。老纪说这叫‘白露灌根,来年满盘’,听着就有学问。”
三大爷在葡萄架下编筐,手里的柳条在他腿上绕来绕去,很快就编出个圆圆的底。“许大茂,你那手机能不能离远点?”他瞅着柳条上的影子,“晃得我眼晕。”
“这叫记录生活,”许大茂把镜头转过来,“您编筐也挺上镜,家人们都说您是‘民间手艺人’。”
“少来这套,”三大爷嘴上嫌,手里的柳条却编得更起劲了,“等我编完这筐,就去装螃蟹壳,省得乱扔。”
傻柱在收拾厨房,把蒸螃蟹的锅刷得锃亮。“张奶奶,”他探出头,“晚上熬点小米粥?配蟹肉吃,养胃。”
“行啊,”张奶奶应着,往槐花兜里塞了块姜糖,“等会儿吃螃蟹,就着这个,不寒。”
槐花含着姜糖,辣得直伸舌头,却舍不得吐:“奶奶,姜糖是辣的星星吗?”
李爷爷笑着说:“是秋天的小太阳,吃了暖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