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瞒着兄弟偷偷立个功 (4/5)
bsp; 并且告诉田招娣,下次一定。
同时也鼓励田招娣要好好学认字,好好学纺织,还将李荣兆的那位纺织妹子的故事鼓励田招娣。
最后信的末尾,陈卫东将他现在新的工作单位和通信地址告诉田招娣。
信中他还问了关于卫东学校的情况,毕竟,是他亲手建立起来的学校,那感情,就像是对自己儿子一样。
“老六,走了,去餐厅集体舞会,专门欢迎我们大学生的,今晚上打饭,我们都不用饭票。”
“那得多吃点!”
陈卫东的粮食关系转入了四九城铁路局,在上大学的时候,陈卫东每月按照大学生的定量是二十六斤。
毕业之后,在丰台机务段,就要按照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二十九斤。
这个量,对陈卫东来说,根本吃不饱。
也幸好,因为他工作在检修车间,属于重体力劳动者,由丰台机务段负责补贴六斤粮票,合起来就是三十五斤。
再加上铁道部偶尔开个小灶,可以节省一部分粮票,也能少买点议价粮。
也不怪陈卫东这么精打细算,他原本有一百八十四块五毛,加上月初百分之四十五的工资,二十四块七毛五,还有陈老太太偷偷塞给他十块钱,一共二百一十九块二毛五。
买饭票用去了十块二毛五,买两张邮票,花了一毛三。
算下来,还剩下二百零八块八毛七。
住房机务段提供,但是需要缴纳水电费。
屋子里没炉子,他还需要在冬天之前弄一个炉子,再就是他需要买钢笔,专业书本,设计图也是不小的花销。
二百多块钱,在这年代,按说不少,但对陈卫东来说,远远不够。
现在是五七年,马上就是困难时期,他总得提前囤点粮食,以防万一,他单位吃喝问题不大,但是老陈家农村大家口,老的老,小的小,都拿着陈卫东当宝贝疙瘩。
陈卫东不可能不为他们打算,要是将来结婚,还得准备三转一响....
陈卫东和李荣兆四个人一起走到了餐厅,四百多平米的餐厅,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工人。
除了走班的,值班的,几乎所有铁路工人都过来了,他们也想要见见,大学生。
要知道,这年代的大学生,和新国家的熊猫差不多,珍贵,稀少。
餐厅四周,都张灯结彩,窗户上打扫的干干净净,贴上了各种彩纸和小红旗。
墙上拉着好几条条幅:有“满载超轴五百公里”,“发扬三勤: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增产节约....”
餐厅上面已经站了十六个大学生,加上陈卫东四个人,正好二十个。
丰台机务段牛段长身穿半旧军装:“让我们欢迎新国家大学生,到我们机务段,学习工作。”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牛段长:“我简单讲两点,我们这一批大学生,非常优秀,他们都是来自四九城铁道学院,沪城交通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的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