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别有用心 (2/3)
…就是大名府杨氏冥婚案,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可比咱们在茶楼里听到的更可信。还有这个……两家争子案……”
“这个杀夫案有点吓人,不过这妇人本有婚约,父母亡故后,又被黑心大伯另许人家,妇人抵死不从,与夫婿争执时,错手将夫婿推倒致死,还不知衙署要如何断案?”
“你看看这里……咱们大名府这段日子为何突然开了水铺,还卖起了藕炭,原来这藕炭并非出自杨家之手,而是与宝德寺有关。”
“这里写得清清楚楚,那杨六郎的妻室谢氏,大难不死前去寺庙送香火,宝德寺主持智远和尚教她制炭之法。”
“谢氏见百姓多用不上炭火,发愿做藕炭,所以藕炭才卖一斤三文钱。”
“你看看,这桩事后面,还有执笔人写的批注:菩提慈悲心,佛炭作藕炭。我觉得这也应该叫佛炭,上面那些孔洞与其说像藕,倒不如说像大和尚头上的戒疤。”
“还有……御营门口的那集市,最受欢迎的一个吃食叫拨霞供,每天煮两大锅,御营将士操练完了就要过去买。”
“这个怎么卖你知晓吗?一勺下去能盛多少就是多少。若非那集市上人太杂,我也想去看一看。”
“喏,就让我家那车把式去捞一勺,看看到底划算不划算。”
“还有这里……你看,初二、初三、初五、十五,宝德寺山下有庙会,庆贺宝德寺来年建新殿的,这里面说到时候有卖吃食的,还有卖耍货的。”
“宝德寺塔林挖石炭时,发现了一口钟,上面写满了经文,今年初二辰时,六僧撞钟祈福。”
“就凭宝德寺这般慈悲,咱们就得去寺中看一看,那里祈福必然灵验。”
“最后这里的话本最最有意思叫《法师取经记》,可惜就写了一段,要想往下看,还要等一张小报。”
贾四娘边说边翻动,看得刘二娘眼花缭乱。
这次小报连发两张,上面写得密密麻麻,一眼看去都很有意思,无论是哪个都想仔细读一番。
除了贾四娘提到的这些之外,刘二娘还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告示,永安坊杨氏矿场、水铺、瓷窑招雇工,每日一百文。
刘二娘皱起眉头,在小报的前面,又找到一行小字:永安坊书局印。
“这小报是谁弄出来的?”
这是刘二娘最为关切的。
贾四娘想了半天才道:“听四娘说,好似就是那个……杨氏冥婚案那苦主,谢大娘子做的。”
果然。
刘二娘目光登时冷下来,她看向贾四娘:“你在这里等着,我出去一下,这就回来。”
说完也不等贾四娘回应,拿起小报向外走去。
刘知府和长子正在书房里商议政事,就听得外面传来女儿的声音:“我爹爹和大哥在里面吗?”
刘知府看一眼身边管事,管事会意将门打开。
刘二娘就这样快步走了进来。
“这是怎么了?”刘知府抬起眼睛,“怎么这般着急?”
他这个女儿从来都格外注重仪态,今日显然有些不寻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