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先来十万册 (2/5)
但武库舰的出现,似乎又告诉大家:数量取胜还没有失败,依然有机会。
当然这也仅仅是思想上的鼓励,实际嘛……
就以当年8架歼8拼掉一架F22为例,实际上歼8II的数量没有F22多,歼8II大概有60架,F22可是生产了187架。
所以真实情况大概是三架F22围殴一架歼8II。
而且在J20试飞以后,空军自己测试更是发现,80架歼8也奈何不了四代机一根毫毛。
但为什么这种言论能在互联网持续20多年?不就是为了能给全国一个希望,一个信念证明己方不是不堪一击。
90年代技术的武库舰也不能逆转乾坤,但至少可以让人们相信它够强大,这已经有着巨大的意义。
“可惜啊,导弹上面差了一环。”
看完资料后的闫海也有些热血沸腾,但一想到现实还是忍不住冷静了下来。
武库舰别的都还能解决,最关键的导弹却是难题:
现在国内主力的反舰导弹是鹰击8A,射程70公里,就是个小短手。
就算让它能适应垂直发射,这么短的射程也根本摸不到航母一根毫毛。
另一个鹰击6系列更是惊为天人,虽然射程能达到110到120公里,但居然使用的是末端人工制导……
这两种导弹还都属于高亚音速,而引进的现代级上的8枚“日炙”反舰导弹虽然射程也只有100公里左右,但末端速度能达到2.3马赫。
在国内没有对标导弹的情况下,强行发展武库舰最终的结果是无弹可用,造出来也是让人看笑话。
闫剑显然是也想到了这一点,好不容易泛起的热情也被浇了一盆冷水,苦笑道:
“没办法啊,咱们还是太落后了,如果能引进‘日炙’国产化,武库舰或许真的是条不错的思路。”
闫海:“现在不行,过几年呢?我相信肯定有更好的导弹项目,只是不知道什么能出来。”
父子俩虽然失望,但还是很认可武库舰的思路,动手给唐文写回信和一些意见。
在他们看来这也就是爱好者之间的妄想,丝毫没想到是唐文的软文广告。
……
鹅城。
《全频带阻塞干扰》篇幅不长,唐文用了三天时间熬夜抄了出来,然后就来找杂志社出版。
这本的质量其实完全可以给科幻刊物投稿,然后等收录,但他等不了这么久。
杂志社的主编看完整篇内容,擦了擦泛红的眼眶。
里面的内容对他来说就是明天可能就会发生的现实,充斥着悲壮和绝望。
虽然文笔一般,但这个故事绝对深入人心,稍加润色就能大卖。
除了这一篇故事,唐文还附上了五六个之前就写(抄)好(袭)的短篇,加起来刚刚好够出版的底线。
他戴上眼镜,对面前的年轻人充满好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