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敌驻我扰 (2/3)
苦笑道:“咱们这四万兵马,怕是有点悬,至少还需要两三万援兵,臣才有一搏之力。”
耶律延禧皱眉:“皇叔是不是太高看宋军了?有这个必要吗?咱们若向上京求援,必然落了口实,那些朝臣趁机诋毁参劾你我,咱们就算立了再大的功劳,恐怕都被抵消得干干净净了。”
耶律淳语气坚定地道:“求援没面子,但总比战败的好,太孙明白臣的意思吗?”
耶律延禧迟疑半晌,不甘不愿地点头:“皇叔是主帅,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军中不必顾及侄儿的身份,我在这里只是听命于皇叔的副帅。”
耶律淳笑道:“太孙越来越稳重了,大辽未来交给你,臣很欣慰。”
“既然太孙不反对,臣以为应当停止行军,原地扎营,等待上京陛下的批复,太孙意下如何?”
耶律延禧无所谓地道:“皇叔随便,既然扎营,我便带亲卫在附近打打猎,放松一下心情。”
耶律淳笑道:“去吧,附近平原旷野,猛兽出没,太孙注意防备,万莫犯险。”
…………
真定府,辽国边境大营。
赵孝骞在大营等了两天,没等到耶律淳的辽军,却等来一个坏消息。
皇城司探子和龙卫营斥候都回报,耶律淳所部在距离真定府边境两百里的地方,居然原地扎营,停止行军了。
从辽军营盘的规模和格局来看,似乎并非临时性的,反而是长期原地驻扎的架势。
赵孝骞被耶律淳的举动搞得有点懵,半天都没想明白耶律淳到底要干啥。
不得不说,无法猜透的敌人,确实会让人压力大增。
得到消息后,赵孝骞召集龙卫营诸将商议了很久,众人集思广益,仍然没猜到耶律淳原地驻扎的动机。
最后赵孝骞得到一个最接近事实的猜测,一万辽军被全歼的消息应该已传到辽军大营,耶律淳被震慑了,纵是麾下有四万辽军,他仍然不敢冒进。
原地驻扎的用意,要么是向辽国上京报信,要么是原地等待援兵。
毕竟宋军全歼一万辽军的过程太轻松,再来四万辽军,全部吃掉恐怕也不会太难,这种不利的情势下,用兵风格向来稳重的耶律淳,最有可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向上京求援。
这是唯一的解释,而且很合理。
四万辽军停下了,两军距离二百多里,龙卫营诸将又陷入了争吵,有人认为该主动向前推进,逼四万辽军决战,也有人认为应该谨慎,宋军火器厉害,却不适合奔袭陷阵,不如以逸待劳。
帅帐内争执很激烈,诸将各执一词,但都言之有理。
作为主帅,赵孝骞并未表态,只是盯着地图沉默。
敌军主帅用兵谨慎,赵孝骞更不敢轻视。
耶律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赵孝骞何尝不是,这一战他若输了,汴京朝堂会炸锅,赵煦就算再信任他,恐怕也会对他失望,迫于朝臣压力,不得不将他罢职召回汴京。
赵孝骞可不想自己的人生因此一战而光芒暗淡,跟他的活爹一样一生只当个富贵闲散亲王。
沉思良久,赵孝骞突然一拍桌案,帅帐内正在争吵骂娘的诸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