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会诊室里的惊雷 (1/3)
刘云的这番话,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印证了李婷的说法,只是细节更加丰富。
“然后呢?”夏飞追问道。
“然后?然后王哥前脚刚走,张浩医生后脚就补位进来了。”
刘云撇了撇嘴,脸上写满了八卦,“我们后来听别的老师聊天时无意中提到,好像张浩医生和那位王哥,以前在一次全国性的青年医师技能大赛上是竞争对手,当时王哥拿了第一,张浩医生是第二。听说当时两人就闹得挺不愉快的。”
这一连串的信息,如同一块块拼图,在夏飞的脑海中迅速拼接起来。
一个曾经的竞争对手,在自己失败后,通过某种方式,让胜利者“主动”退出了一个更高的平台,然后自己取而代之。
这里面的故事,恐怕远比压力太大要精彩得多。
夏飞的眼神微不可察地冷了几分。
他现在基本可以确定,那个叫张浩的家伙,绝不是一个甘于人下的善茬。
“原来是这样。”
夏飞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只是对刘云说道。
“这些事,咱们知道就好,别到处乱说。我们是医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
“我懂!我懂!夏老师您放心,我嘴巴严得很!”
刘云连忙保证,心中对夏飞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在协和医院的第一个上午,过得平静而充实。
夏飞带着刘云,巡视了自己负责的1到6床病房。
与东海第一医院不同,协和作为国内医疗界的金字塔尖。
这里的病人病情往往更加复杂,相应的,护理和基础治疗流程也更为规范严谨。
大部分的常规操作,都有经验丰富的护士和住院医师负责。
留给夏飞和刘云这样的进修和实习组合的,更多是观察、记录和学习。
尽管如此,刘云跟在夏飞身后,还是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夏飞查房,问的问题看似简单,却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向病情的关键核心。
他解读那些复杂的监护数据和检查报告时。
总能从旁人忽略的细微波动中,推断出病人身体的潜在变化。
而刘云对夏飞的称呼,也在一中午的接触中,从夏医生换成了飞哥。
“飞哥,为什么3床的血钾浓度只是轻微下降,您就建议复查心脏彩超,评估他的射血分数?”
巡房结束后,刘云抱着病历本追问道。
夏飞对此也并没有露出任何的不耐烦,反而一一解释。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本就脆弱,对电解质的波动极其敏感。”
“轻微的低钾,也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血钾这个孤立的数值,要把它和患者的心率,心电图变化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