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谦谦君子,窈窕淑女 (3/4)
尤其是伤寒论,就算是中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好几年才能入门。
“伤寒论难就难在它的辨证思路。”
“张仲景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按照六经辨证的框架来组织的。”
“你如果不懂六经,就看不懂为什么太阳病用桂枝汤,阳明病用白虎汤。”
林婉秋听得很认真,手里的茶都忘了喝。
“那能不能给我讲讲六经辨证是什么意思。”
夏飞看了看时间,才下午三点半,时间还早。
他本来只是想应付一下张玉的好意,没想到遇到了一个真正对中医感兴趣的人。
“六经就是把人体分成六个不同的防御层次。”
“最外面的是太阳,就像城墙,挡住外面的病邪。”
“病邪突破太阳之后,就会进入阳明,这是第二道防线。”
“如果阳明也守不住,病邪就会继续往里走,进入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每一层有每一层的症状,每一层有每一层的治法。”
林婉秋听完眼睛更亮了。
“所以张仲景是按照病邪入侵的深度来分类的。”
“那为什么不直接说病邪在哪个器官,非要用这种抽象的说法。”
这个问题问得很尖锐,直接戳到了中西医思维差异的核心。
夏飞放下茶杯,身体也往前倾了倾。
“因为病邪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是动态变化的。”
“今天在太阳,明天可能就到阳明了,后天又退回太阳了。”
“如果你按照器官来分类,你就没法解释为什么症状会这样变来变去。”
“但如果你按照六经来分类,你就能清楚地看到病邪在人体里的运动轨迹。”
林婉秋听到这里突然拍了一下桌子。
“我懂了,这就像编程里的状态机。”
“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六经辨证就是一个医学版的状态机模型。”
夏飞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她会用编程的思路来理解中医。
但仔细一想,这个类比还真的很准确。
“没错,你这个类比很精准。”
“张仲景写伤寒论的时候,就是在描述这个状态机的转换规则。”
“什么状态用什么方子,什么情况下会转到下一个状态。”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六经辨证聊到五行学说,从阴阳理论聊到藏象学说。
林婉秋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深度,不是那种为了聊天而聊天的问题。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