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封巴的学生 (3/4)
只见到过一两次。
再后来,老头说,他们在岛上生活了二十一年后,岛上出现了现代人。这些人是乘坐大轮船来的。那一天恰恰是他的大师兄弥留的日子。大师兄听到汽笛声坐了起来,说:船。他说完“船”,就去世了。他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怪怪的,好像大师兄就等着这艘轮船,轮船来了他就可以去了。
他见到了这些现代人,其中有一个他后来还经常见到,听说现在还成了研究院的领导之一。他那时候就知道他叫范加腾。那个范加腾会说一些简单的法语。
波历说:范加腾?研究院领导?是满头银发的那位吗?
老头说:前不久我在这里还见过他。他现在是满头银发。听口音应该是美国人。
范加腾听说他们几个人是搞生命科学研究的,非常高兴。他告诉他们,他们就是到这里来建一个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如果他们愿意,精力也允许,欢迎他们加入。
他们几个人在法国都没有什么亲人,在这里生活也已经习惯了,再说了,他们本来说好在海外找个好归宿的,再再说了,他们的大师兄刚刚埋葬在了这里。
于是,他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就答应留在这里。
接下来,这里来了很多人,大兴土木,造码头,盖大楼,修马路,建机场。
建机场?波历又叫了起来。
老头说:是的,听说建在了山上。我也没有去过。
然后先后来了很多跟他们一样搞科研的。里面也有跟他一样搞基因研究的。
后来,又过了大概三十年。后来的日子他们反而搞不清楚了。岛上只有他们五个人的时候,他们每天还在一块岩石上刻划,记日子,刻满一年365道,旁边再刻。人来得多了,他们住进了楼房之后,反而记不住日子了。
研究院开建大概三十年后,有一天有人来找他们,就是现在这个研究所或者说四区的区长兼所长施图姆,说是这里想做人体转基因的实验,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包括做研究,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以做受试者。他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他们几个人都已经接近一百岁了,身体已经走向衰弱,疾病缠身,而且他们知道转基因是意味着什么,搞不好马上死亡,搞得好还能多活几岁。他们就都同意了。
他们就是这里的第一批人体转基因受体或者说受试者。
他的一个师妹和一个师兄,他们是他们五个人里面唯一的一对夫妻,在第一次被转基因的时候就由于强烈的排异反应死了。
他和另一个师弟和另一个师妹也经历了排异反应,但总算活了下来。
吸取这个教训,他和他的师弟师妹取来了他们原来的血液样本,对这些自身的血液或者说自身的基因做了年轻化处理。在第二次做自身转基因试验时,在注入了异体基因后,再注入自身的年轻化了的基因,第二次又坚持了下来。不仅是坚持了下来,而且他们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了。
尽管做了这些准备工作,他的另一个师妹在第三次接受转基因的时候,还是由于排异反应死了。但他和他剩下的那个师弟又坚持了下来。而且再次有自己年轻化了的感觉。更有意思的是,那时候他的师弟已经得了肺癌,而且到了晚期了,但那次转基因后,肺癌细胞全部不见了。
他们先后接受了五次转基因。之后,他和他的师弟做的自身基因年轻化里面有研究干细胞的同事的贡献,即把他们的细胞胚胎化了,然后培育出他们自身的基因。
跟这里其他被转基因的人不一样的是,他和他的师弟从第二次开始一直坚持在注入别人的基因,之后再注入自己的年轻化了的基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