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渐冻症男孩的 “妈妈” (2/4)
时,脸上已经带着笑:“小宇真勇敢,比妈妈还勇敢。”
注射完,李津坐在床边,握着小宇的手,每隔五分钟就测一次他的脉搏。林峰站在书架旁,翻看着小宇的画本 —— 里面画满了妈妈,有做饭的妈妈,有洗衣服的妈妈,还有抱着他去公园的妈妈,每幅画下面都写着 “我爱妈妈”。最末一页画的是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手里拿着针管,旁边写着 “希望医生姐姐治好我,我想给妈妈捶背”。
半小时后,小宇的手指突然动了一下。
那动作很轻,像是无意识的抽搐,却被一直盯着的张姐瞬间捕捉到。“小宇!” 张姐的声音发抖,眼泪 “唰” 地掉下来,滴在小宇的手背上,“再动一下,给妈妈看看,好不好?” 她握着小宇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去,声音里满是期待和紧张。
小宇的眼睛看着张姐,慢慢抬起手。一开始只是指尖微微抬起,接着是手掌,然后是胳膊 —— 虽然只抬了几厘米,却像举起了整个世界。他的嘴唇动了动,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妈妈... 抱。”
张姐再也忍不住,抱着小宇哭了起来。眼泪打湿了小宇的衣服,她却不管,只是紧紧抱着儿子,像是怕一松手他就会消失。“哎,妈妈抱,妈妈抱着呢。” 她的声音哽咽着,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小宇能抬手了,我的小宇能抬手了!”
林峰和李津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都红了眼。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小宇的手上,把淡蓝色的血管照得很清晰。“这就是我们做科研的意义,对吧?” 李津轻声说,声音有点哑,她的指尖不小心碰到林峰的手,像触电一样赶紧缩回去,耳尖悄悄红了。
林峰点点头,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父亲的笔记里写着 “科研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现在他终于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又接了个案例 —— 肺癌晚期的张爷爷。
张爷爷住在科研所附近的老小区,是个退休语文教师,家里摆满了旧书,连沙发上都堆着几摞《西游记》。他的头发全白了,却梳得很整齐,戴着副老花镜,即使连翻书的力气都没有,也总把书放在床头,说 “闻着油墨味就安心”。
第一次去的时候,张爷爷正靠在床头,看着天花板发呆。他的女儿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水杯,眼圈红红的:“医生说最多还有一个月,可我爸还没看完最新版的《西游记》呢,他说想知道编辑有没有改‘三打白骨精’的细节。”
李津给张爷爷注射纳米修复液时,老人很平静,还笑着说:“小姑娘,你这针管里的液体真好看,像我小时候在乡下看见的星空。” 注射完,他试着抬手,虽然只能碰到书页,却已经很满足了:“能碰着书,就好,就好。”
接下来的几天,张爷爷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第一天,他能翻一页书,翻完后累得喘了半天;第二天,能翻三页,还能给女儿讲两句故事情节;第五天,他居然能捧着书看半小时,手指在书页上慢慢划过,像在抚摸老朋友。
那天下午,林峰去送新的修复液,刚进门就看见张爷爷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西游记》,老花镜滑到了鼻尖。“小林啊,你来得正好。” 张爷爷招招手,让他坐在旁边,指着书里的孙悟空插图,“你们啊,就像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还能降妖除魔 —— 这病魔,就是最大的妖精。”
林峰笑着接过书,书页已经泛黄,上面有张爷爷用铅笔写的批注:“悟空之勇,在救师;医者之勇,在救人。” 字迹虽然有点抖,却依旧工整。“张爷爷,您过奖了。” 林峰的心里暖暖的,“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这就很了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