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发展变化 (2/4)
妓院、赌场这些灰色产业也跟着发展起来。
朝廷对色、赌灰色产业俨然采取严格的限制,只能在限定的区域开设,而且收取高额的赋税,尽量减少社会负面影响。
各种产业发展起来了,朝廷的税收也增加了不少,尽管要修建铁路、开发边疆,资金仍然还有些富余,李纯想到了提高官员待遇问题。
唐朝官员的合法收入不高,守法的官员生活较为拮据,虽然几年前提高了两成俸禄,但是相对于目前居民收入的提高,已经明显落伍了。
如果再不提高官员的俸禄,可能就会迫使很多官员增加灰色收入,或者进行贪污受贿。唐朝的发展强大,官员和将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享受发展的红利。
凭着财政有钱,李纯决定慷慨一次,对官员、将领和其他公职人员来一次大规模的加薪,从元和十一年七月份起,每个官员增加五成俸禄。
这些年,唐朝的经济发展很快,老百姓日渐富裕,很多商人赚得盆满钵满社会上的有钱人越来越多。相比之下,官吏的收入增加缓慢,不少人颇有微词,有些门路的还辞去公职,下海经商。
大部分人舍不得辛苦挣得的官位,但是心里还是有些怨气,有些甚至开始搞点灰色收入。
这次朝廷进行的大规模加薪,犹如打了一针强心剂,很多人欢欣鼓舞,终于可以增加不少合法收入,对朝廷十分感恩。
加薪的同时,朝廷也强调了廉洁的重要,让官员们理解朝廷的苦心,决不能一边拿着高俸禄,一边还敢贪腐。
经过几年的整治,特别是成立监察院以来,对官员贪污受贿的问题抓的很严,老百姓可以层层举报,没有官员敢明目张胆的贪污。加上各地各部都建立了五人政务会制度,重大事项都是集体讨论决定,必须合法合规,限制了乱用权力的行为。
李纯的思路很明显,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加薪加严管,尽量堵住官员腐败的口子,决不能让腐败侵蚀朝廷的肌体。尽管如此,李纯也不相信就能杜绝贪腐,估计只是压缩了范围,变得更加隐蔽一些。
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明目张胆的贪腐,一些隐蔽的、细微的潜规则,也是难以避免,只要不要影响国家的发展,引起百姓的反感,李纯也不想去对每个官员求全责备。
反腐是一个难题,目前能够在总体上控制住就不错了,后面时机成熟,李纯还准备推出新的措施,逐步构建相对完备的机制,力争解决腐败的问题。
教育事业依然是李纯重点关注的方向,各县的初中师资都已配备齐全,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学制是四年,第一批学生将在元和十三年6月初毕业。
从朝廷到地方,选取秀才、举人、进士都要求具有综合知识,学子们都积极补习科学、经济等内容,力求各门功课齐头并进,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
朝廷也非常重视夷人的教育,但是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与汉人不同。对夷人学生的教育目标是学会汉族的语言和文化,可以顺利和汉人交流,以后可以在新的征服区,帮助汉人统治地方。
对夷人的教育模式偏重于汉语和思想教育,要求学生能掌握和运用汉语,要忠君爱国,服从朝廷的治理,与汉人和睦相处,也搭配学习一些数学、历史、地理、科学知识。
朝廷的华夷分治顺利推行,由于对夷人的限制不多,没有引起夷人的抵制,夷人认为朝廷能够这样对待其他民族,已经算好的了。夷人只要安分守己,也可以从事工商业,他们合法的土地和房产受到保护,对夷族收取的赋税和华族相同。
朝廷要求,前去边疆开发的汉人只能找一些无主的荒地,不得强占有主的夷人土地,但是汉人可以合理的价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