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华夷分治 (2/4)
>
所有华族的身份通过户口填报予以确认,民族的界限清晰了,华族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汉人觉得自己的地位提高了。
夷族们觉得,朝廷实行华夷分治,华夷有所区别,但是朝廷对待夷族还算宽宏大量,比起以前其他政权的民族压迫政策好多了,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朝廷出台的三条措施,虽然对夷族有所限制,但是都不算过分,对绝大部分夷族的生活都没有影响,没有引起大的波澜。
在中书省忙于华夷分治的事务,李纯又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管控边境。
元和十年上半年,已经发生了大食人前来窃取军事技术的事情,目前唐朝的疆域已经确定,必须划定边界,严格管控边境。
李纯对着地图认真研究了唐朝的疆域,根据唐朝实控的区域,认真描绘具体的边界。
边界东北从外兴安岭起,向西延伸到黑龙江中游,然后在漠河以西向南,沿着大兴安岭山脊线往西南方向走,延伸到浑善达克沙地。
往西就是戈壁沙漠,继续往西到达阴山北麓,再往西是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最后到达马鬃山。
从马鬃山西端的余脉,向南过古玉门关到达祁连山,沿着祁连山往东南,到达河湟地区时,在门源以西向南折向日月山。
过黄河折向东南,再沿着青藏高原东沿向南走,过洮河上游,一直延伸到泸定。
从泸定往南,沿着大渡河走一段,在拐弯处的石棉向西南延伸,到达冕宁西侧的雅砻江大拐弯处。
沿着雅砻江往南,在昌州(西昌)西侧沿着金沙江往南,在昆州(昆明)以西的山岭继续向南,最后抵达哀牢山。
沿着哀牢山往东南走,在交州的安沛往南,最后抵达河静,在河静南侧的山地向东到达南海,与海南岛最南端基本平齐。
整个边界就是沿着天然的山脉、荒漠、河流作为分界线,囊括的地区是东亚地区的精华,都是适合华族居住的区域,把那些不适合华族居住的地方剔除在外,让给边界外的其他各小国。
确定边界的走向后,李纯让李吉甫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在地图上详细标注出来,由李纯审核确定以后,分发给沿边的各道、州、县,让他们按照发给的地图,现场勘测确定边界,安插界桩,做好标记。
在边界设置十里宽的隔离带,隔离带内不得居住任何居民,也不准任何人进入隔离带。
由于边界本就顺着荒漠、高山、大河确定,只有少数地方是山谷草原,有一些居民,沿边州县将这些居民根据身份向两侧迁移。
为了防止纠纷,李纯下令让边疆的四个宣慰使和周边小国做好沟通说服工作,保证边界隔离带的顺利建成。
边界隔离带建成以后,作为唐朝与其他各国的隔开的屏障,严禁边界两侧的居民越过边界隔离带。
各道、州沿着边界设立边防巡逻部队,一经发现私自越境的人员,进行严惩,第一次杖责五十,罚银十两,并在官府留下越境记录,出现第二次私自越境行为,直接终身流放到肃慎都护府。
朝廷在一些重要的对外道路留了几个出入关口,如因经商办事确需出入境的,必须办理出入境的关防文书,经边关人员查验后,方能出入。
结合华夷分治、设立边界隔离带,李纯觉得可以推出严厉的边界管控措施,那就是下达锁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