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激励能臣 (2/4)
现这个承诺了。
既然大唐征服那么多地方,自然是要优先分给华夏民族,所有汉人都可以无偿得到一些荒地,那些从战败国家王族、贵族没收来的土地,也可以分给汉人,既是给他们一些产业,也扩大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肃慎都护府那边比较特殊,位于黑龙江流域,非常寒冷,离内地又远,即使有人出榆关,估计也是去辽河流域,那边有点够呛。
各地都有那么多犯人,凡是徒刑在三年以上的,全部发配过去,三到十年的可以去松花江以南区域,十到二十年的到松花江以北的嫩江流域,二十年以上的,到小兴安岭以东的黑龙江中下游,也就是前世所谓的三江平原。
这些流放犯,全部分配土地,自己耕种,上缴一定比例给官府,剩下都是自己的。所耕种的土地,在服刑完毕以后,可以分给他们作为私产,如果他们回到内地,必须交回土地。
这样,其实就是鼓励这些流放犯在边疆扎根,只要他们在那里生存繁衍下来,肃慎的汉人就会越来越多,以后肃慎就会成为汉人为主体的地方,加速当地少数民族的汉化。
处理完其他事务,李纯又考虑起军队来,十个军团将领,两个荣誉退休,两个升为巡抚,一个改为都护,其他五个提为从三品的统领,又提升了五个新统领,算是给立功的将士有个交代。
几年内,李纯不想再打仗,要把精力聚焦在搞经济建设上,把新征服的土地消化掉。十个军团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使命,以后的任务发生变化,名称和驻地也该更换了。
平蕃军改为镇西军,全部骑兵,驻守肃州(酒泉),震慑西域,以后作为西征的先锋。
威西军改为镇蕃军,驻守兰州,全部骑兵,威慑吐蕃,以后作为西征的第二梯队。
平蛮军改为镇蛮军,步兵为主,驻守昆州(昆明),震慑黔滇道的少数民族和西南各国,以后可以作为征服中南半岛的陆上主力。
平南军改为镇南军,水陆结合,驻守交州东部(越南海防),震慑安桂的少数民族和南方各国,以后可以成为海上南征的主力。
平海军改为镇海军,驻守晋江府(泉州),全部为水军,可协助地方维稳,以后可以成为远征南洋、天竺的先头主力。
平东军改为镇东军,驻守润州(镇江),全部为水军,可协助地方维稳,以后可以成为远征南洋、天竺的第二波主力。
兴中军改为镇桑军,驻守扶桑东昌府(大阪),水陆结合,震慑扶桑,以后可以作为二线部队。
镇北军改为镇罗军,驻守仁和府(仁川),水陆结合,震慑新罗,以后可以作为二线部队。
平辽军改为镇辽军,驻守新民府,步骑结合,震慑东北各族,以后可以作为二线部队。
平胡军改为镇胡军,驻守云州(大同),骑兵为主,震慑回鹘,以后可以作为西征的第二梯队。
由于各个作战部队基本配到了边疆一带,中心地带稍显空虚,李纯决定把御林军由八千人扩充到一万五千人,加上卫尉军的一万五千人,可以作为朝廷直接掌握的三万精锐部队。
两支部队全部配上火器,驻扎在京畿道,其中卫尉军既可以作为京师卫戍部队,也可以成为机动打击军团,镇压国内的叛乱;御林军既可以作为皇家的保卫部队,也可以在卫尉军出动到其他地方作战时,兼顾京师的保卫工作。
因为御林军增加人数和职能,统领的级别也相应的从正五品提升为正四品,与卫尉军平齐。平胡军副将李正己,是皇室的远支宗亲,在作战中表现勇敢,也很有主见,可以提拔为御林军统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