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52章 化解难题 (3/4)

自己心仪的岗位。

    中书省和吏部前后折腾了半个多月,总算是把朝中各部的岗位调剂到位。原来的六部加新增的三部,共九个部,全部按照要求设置五人政务会,各增加两个少卿的位置,并对根据工作能力和个人意愿调剂岗位。

    剩余的五寺两监一台,即司农寺、太常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国子监、都水监、御史台仍保持原来的人员和架构不变,防止人员一次性变动太大。

    李纯觉得,司农寺管农业,大理寺管审案,都水监管水利,都是干实事的单位,卫尉寺前面已经提扩充了,目前没必要改。

    太常寺、太仆寺、国子监、御史台,目前也各有职能,目前没有改的迫切性,计划等后续时机成熟了再改不迟。

    机构改革还是要循序渐进,一下子增加太多职责,也没有那么多人才,新的部门熟悉岗位、培养人才也需要时间。

    六个要动的卿监,鸿胪寺正卿赖正文最终还是不愿在元稹手下干侍郎,跑去礼部任左侍郎,原礼部左侍郎葛元礼愿意去外事部任左侍郎,太府寺正卿崔右甫到户部任右侍郎,接程异的缺,光禄寺正卿张西原没找到其他合适他的岗位,就去了门下省任门下侍郎。

    其他三人均服从安排,匠作监正监肖时新任科工部左侍郎,军器监正监林文礼任科工部右侍郎,少府监正监江志平任工商部左侍郎。

    元稹很高兴,他正看不上那两个老家伙,葛元礼跟自己关系还可以,又把原来的鸿胪寺少卿卢弘进推荐提拔起来任外事部右侍郎,卢弘进对他感恩戴德。

    程异也乘机提拔心腹,推荐原户部郎中蔡江平担任工商部右侍郎。李绛看形势不对,也就不敢再作梗,老实去任科工部尚书,趁机推荐提拔了水军将领颜玮做战船司郎中。

    新组建的外事部,原来主要由鸿胪寺、光禄寺的人员组成。鸿胪寺的人原来还算是搞外交的,用起来还行,光禄寺基本都是搞膳食的,什么情报、测绘、外贸简直是一窍不通,把元稹搞得是头大。

    元稹思前想后,决定还是来个大调整。情报工作自然是基层人员更好用,从军队和州县抓了一帮人,搭起了架子,测绘就是更专业的事,元稹跑去李吉甫那里要人才,又从户部、工部那边搜刮了一下,抓了几个骨干过来。

    至于外贸,就是监督、管理、统计一下,在鸿胪寺、光禄寺原有的班底选了一帮人,先干起来再说。好歹除了一些专业性的人才,还需要一些人事、礼仪、后勤之类的人员,这些事情通用性强,可以从其他岗位转过来。

    至于剩下的光禄寺中只会做菜的,元稹干脆都打发去了内侍监,让李承闽去安置到尚膳处。

    不管怎么调剂,毕竟这些人员原来的基础比较差,元稹赶紧让外事部的人员熟悉岗位、抓紧学习,尽量早日开展工作。

    元稹知道,李纯第一个要用兵的是吐蕃,所以赶紧把培养的第一批骨干派到吐蕃一带,收集情报,争取早日作出一些成绩。

    程异自从做了工商部尚书以后,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在户部的时候,总想着多收税,对李纯发展工商业的想法还理解不深。现在成了工商部的主事人,心里就是想着赶快振兴工商业,出点成绩。

    税收跟程异无关了,所以他主动查找、撤销仍然存在的税卡,积极要求各地修整道路,方便商旅,促进商品流通。

    对于长安城内人流较多、相对热闹的场所,程异也与京兆尹协调放开商业管控,允许开店、摆摊,扩大工商业营业范围。

    科工部尚书李绛和两个侍郎,这次机构改革中都属于平职调动,没捞到什么便宜,干劲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豪门小可怜?不,是你祖宗 完蛋啦!我被美女包围了 玉露凝棠 万界圣君 木叶:开局绑定波风水门 重生成赘婿后,我把大小姐气癫了 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开始 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 香花拢雾 全球冰封:让你屯物资,你屯女神干什么?
相关推荐:
豪门小可怜?不,是你祖宗 玉露凝棠 香花拢雾 全球冰封:让你屯物资,你屯女神干什么? 团宠学霸小姑姑躺赢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