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削除巨宦 (2/3)
宰相郑余庆和宦官有矛盾,十分反感滑涣的所作所为,向皇帝上书弹劾滑涣,刘光琦和滑涣相互串通,拒不承认所有罪行,反告郑余庆捕风捉影,诬告他人。
李纯觉得,刘光琦和滑涣的罪行还不够大,郑余庆的弹劾,没有证据,难以施以重惩,天令其亡,先令其狂,不如让他们充分暴露罪恶,然后再施霹雳手段,彻底铲除。
同时考虑到,郑余庆虽然刚直,但是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不如顺势退下来,也可以麻痹刘光琦和滑涣。
充分考虑后,李纯下旨由俱文珍来调查这个事件,有几个朝官提出反对意见,都被李纯挡回去了,让很多人都错以为皇帝偏向宦官。
俱文珍作为宦官首领,又收了刘光琦和滑涣不少好处,调查的结果自然有利于刘光琦和滑涣,这也符合李纯预期的情况。
李纯最后定下结论,郑余庆有些老糊涂了,所言不实,调查中没有发现刘光琦和滑涣罪行,考虑到郑余庆以前也有功劳,撤掉其宰相之职,保留原来待遇,让其退休。
收到这个处理结果,刘光琦、滑涣欢欣鼓舞,自以为得计,贪婪之心更甚,卖官鬻爵、干预政事更加过分。
滑涣家里简直是门庭若市,跑官要官的,川流不息,滑涣是来者不拒。李纯冷眼旁观,看着他们蹦跶,就是装着不知道。
刘光琦主内、滑涣主外,两个人相互勾结,聚拢了不少官员,所幸基本都是一些小官,朝中的老臣、一些有能力的大臣没有参与其中。
宦官头领俱文珍也有介入,但是参与不深,只是涉及其亲友利益时,才向刘光琦打个招呼,卖官的事很少参与。
李纯看来,这个俱文珍还是有些大局观,不是那种没底线的人,不禁对这个大太监肃然起敬,这也减轻了后续处理此事的阻力。
疮长熟了总会破,就在很多人都不敢惹刘光琦和滑涣时,中书舍人李吉甫出手了。
通过接触和观察,李吉甫认为李纯是一个胸怀大志的皇帝,定有解决宦官问题的想法,上次郑余庆之所以失败,一是那时两人的罪行还不大,二是郑余庆没有提供证据,小打小闹没有用。
李吉甫经过暗中观察收集,拿到了很多刘光琦和滑涣卖官受贿的证据,然后把掌握的情况写成奏折交给李纯。
奏折中把两人贪腐的情况写的很详细,哪些人,什么时候找他们,送了多少钱,得了什么官都写出来了,甚至对滑涣钱财藏匿的地点和金额写的都很清楚。
李纯等的就是这一刻,暗自佩服李吉甫的心机深沉,手段老辣,干脆就任命李吉甫全权彻查此事。
李吉甫雷厉风行,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带人对滑涣的官衙和住所进行彻底的搜查,力求查出所有实证。经过仔细的搜查,李吉甫在滑涣的官衙和家里搜到上千万钱,远超一个六品官的收入,坐实了他贪污受贿的罪名。
既然掌握了关键证据,李吉甫立即把滑涣关入牢中审讯,经过一番拷问,滑涣是竹筒倒豆子,全部招供,自然涉及到刘光琦和一大帮人。
对于滑涣这种小官巨腐,李纯毫不留情,勒令自杀,抄没家产。对于涉及此案的其他人,按照罪行大小,由御史台进行处理,对于其中的刘光琦和俱文珍,李纯决定施展一下手腕,亲自处理。
李纯派人将俱文珍单独召到紫宸殿,把李吉甫关于此案的奏报给他看,俱文珍看到奏折的内容,额头不禁流出汗来。
一是宦官刘光琦在此案涉及很深,贪污金额巨大;二是提及了自己也涉及此案,间接通过刘光琦、滑涣帮助亲友谋取官职;三是上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