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进攻朱罗 (1/3)
严秦和王之孝认为,像华氏城这样的大城,单靠一支军队根本拿不下来,通过两军的合作,终于拿下这座天竺最大的城市,也算是攻下了天竺最坚固的堡垒。
攻下华氏城以后,由于战斗非常激烈,产生了很大伤亡,城市破坏也很严重,两个主将命人抢救伤员,恢复秩序。两路唐军分区驻守,就地休整,严秦和王之孝命令打开帕拉王国的府库,厚赏有功的将士。
两个主将认为,既然帕拉王国已经灭亡,就没有必要保留那么多俘虏,将绝大部分士兵释放,只留下国王拉伐罗纳和一些大臣、将领,集中关押起来。严秦认为华氏城规模庞大,仅留一个扶桑团不够,决定留两个扶桑团镇守华氏城,防止帕拉余孽死灰复燃。
两军休整几天后,严秦和王之孝听说第三路军、第四路军也都有了进展,决定按照计划继续进攻。华氏城附近是几条大河的汇集之地,而且目前不是雨季,华氏城以西的恒河水浅,两军决定沿着恒河徒步向西行军。
两军联合向西推进几天后,抵达帕拉王国的西部重镇瓦拉纳西。瓦拉纳西的大部分兵力被抽调到华氏城,只有一万多人防守,在两军的强大攻势下,不到一天就宣告投降。
严秦在瓦拉纳西留下一个扶桑团,然后两军继续向西进发,不久后就到达帕拉王国西部边境。
两个主将认为,既然帕拉王国已经灭亡,两支军队就没必要合在一起行动,第一路军可以向西进攻巴马拉,第二路军可以向西南进攻拘罗萨。
按照事先的方案,巴马拉应该是分给新罗人,所以王之孝将手中剩余的两个新罗团交给严秦,自己则带领剩余的3个骆瓯团向西南方向的拘罗萨进发。严秦则带领镇桑军和2个扶桑团、2个新罗团,沿着恒河继续向西,朝着巴马拉进发。
镇海军在第一波战役后,就留下驻守在巨港,张广孝对天竺一带的情况了解的就多一些,后面朝廷将南天竺的作战任务分给第三路军后,张广孝就更加有意识地收集朱罗等国的情报。
朱罗王国原本位于天竺的最南端,近年来国势渐强,逐步向北扩张,占领了大片领土,朱罗后面又控制了其北方的海得拉巴和卡纳塔克作为属国。朱罗王国在继续向北扩展时,遇到拘罗萨和马哈拉特两个强劲对手,特别是拘罗萨曾经多次击败朱罗王国,但是后面拘罗萨被帕拉王国击败,朱罗王国趁机反击,又从南方击败拘罗萨。
拘罗萨从此开始衰落,沦为帕拉王国的属国,马哈拉特则暂避锋芒,表面上服从于朱罗王国,实际上维持着较大的独立性。朱罗王国的东南方,还有一个锡兰岛,上面有个锡兰国,也被朱罗王国控制。
第三路军的主要任务就是灭掉朱罗王国的几个属国和马哈拉特,张广孝得知,朱罗王国的海军比较强大,正好镇海军也是水军较强,两军到时可以较量一番。
配属给第三路军的9个襄人团,均来自于黔滇道的牂牁族群。牂牁族群大都生活在黔滇道的山区之中,原本属于西南蛮族,后被划为襄族以后,经过朝廷的持续开发,有些人开始汉化,采用了汉族的耕作技术,民智也逐步开化。
牂牁族长期都是处于被统治的民族,这次可以分到南天竺的地盘,牂牁人兴奋异常,想着打下地盘也可以统治别的民族。
这9个团从陆路抵达钦州港,而后由军事部雇佣一批民船,全部送到巨港,跟镇海军汇合。张广孝带领部队在巨港又训练一段时间,按照规定时间,率军从巨港出发,向南天竺航行。
由于那些牂牁兵大都生活在黔滇道的山区内,没有乘船经验,在海上的行程还不到一半,就有很多牂牁兵出现头晕、呕吐的晕船症状。张广孝只得命令船队放慢速度,并让运9个牂牁团的船队更靠后一些,后面由镇海军来应付与朱罗王国的海军。
第三路军的船队接近南天竺时,发现有一支庞大的船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