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47章 夷人管控 (1/3)

      元稹又询问学校的师资问题,蒋文辉也进行了汇报。襄人的高中和中专,只能聘请汉人来做,由于国内的大学生还没毕业,实际上只能从国内聘请的一些中专毕业生来教,只能先搞起来再说,等以后国内的大学生毕业后,新的教师全部聘请大学生担任。

    蒋文辉还汇报,由于汉人数量比较少,所以夷人学校的教师以襄夷两族为主,襄人学校的小学老师以襄族为主,初中以上才能聘请汉人教师,毕竟襄人要学汉语,汉人教的才会纯正一些。

    元稹听完,觉得万事开头难,蒋文辉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先开好第一炮,把教育事业搞起来,特别是对于襄人,有了学校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可以加快吸引他们过来。

    看完两个学校,元稹又顺道去总督衙门看一下,发现那里也建的差不多了,也可以在七八月份搬过来。由于临时挤在西贡城内,符真路的办公场所极为有限,也没法多招人,所有人都忙得半死。

    元稹想,等衙门修好了,办公空间充足了,从华襄部队的退役老兵那里招一批人,再招一些有文化的人担任文员,让各个部门配齐人员,把符真路的架构全部搭建起来,

    元寿铭上次因为宗教改革迟缓,被元稹批了一通,这次搞夷人事务就不再磨叽,当即率领民政厅的人开始干起来。元寿铭认为夷人需要*****和身份牌的,主要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因为这些人和华襄两族临近,需要区别身份,那些农村地区的都是夷人,不必急着办。

    关于护照,既然华人的户口都在国内,就让他们回国内的户口所在地去办,目前华人都有身份牌先用着,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年内利用回国的机会办好护照。

    至于襄人、夷人的护照,只有出入境的人才需要,有需要的就让他们到各郡的民政局去申办。

    制作护照、户口本和身份牌,自然需要一些成本,元寿铭决定参照以前国内的价格,每本户口本、护照,每个身份牌都各收五文钱的工本费。

    元寿铭思虑已定后,就跟元稹汇报此事,元稹听了元寿铭的构想,觉得总体还算合理,但是一些细节还需要更改。

    元稹说:“在我们符真路的华人有两大群体,一是类包括官员、驻军、公职人员、教师等吃皇粮的,一类是商人、企业主、技术人员等来赚钱的。那些吃皇粮的在民政厅都有资料,可以由民政厅统一****,不必再跑回国内一趟,符真师的普通士兵服役满三年就退役了,根本没有出入境的需要,如果服役期间确有回国的,民政厅可以再临时****。那些来赚钱的人,流动性性比较大,可以让其在一年内回国内办理。”

    元寿铭暗自佩服元稹想的周全,立即说:“元大人比较替公职人员考虑,省的他们再来回奔波一趟,卑职后面就让民政厅来给他们办理。”

    元稹又说道:“那些襄人的身份证件,以后就正式归到府、郡民政局办理,夷人的身份证件就由领一级的民政台办理。华襄两族在这里非官即商,五文钱不算大钱,但是对于一些夷人底层家庭,收入有限,一个家庭*****和身份牌就需要二十几文钱,可以买五十多斤米,不是小数。你想想,在我们符真路,除了华襄两族,剩下的肯定全部是夷族,那些拿不出证件的就按照夷人来处理。当然如果是华襄两族丢失证件的,必须及时补办,否则就禁止出郡,等办理好证件再放行。”

    元寿铭领会了元稹的意思,说道:“夷人的身份证件全部按照申办制,有要办理的,就去领一级民政台去申办,其他人不作强制。”

    元稹说:“夷人中担任乡长、村长的,还有经商要办理营业执照的,肯定还是要*****和身份牌,不过这些人经济条件好一些,****的钱对他们压力不大。”

    元寿铭:“还有那些进城务工的也要办理,方便清查身份,卑职建议夷人凡是涉及公职,或是进城务工,特别是在华襄企业务工的人员,全部都要办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庶妻娇贵还得宠 重生80:钓鱼发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蓬莱镜 娇软佳人 嫁给温先生第五年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山村红颜 我的独立日 地标节:觉醒年代 师姐别砍了,我真不是渣男啊!
相关推荐:
庶妻娇贵还得宠 重生80:钓鱼发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蓬莱镜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我的独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