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华襄分权 (4/4)
打,朕计划派一个军团带上8个襄人团,往南打朕计划派3个军团带上22个襄人团。往西打自然是镇西军最合适,往西的8个襄人团可以从契胡族群里面招募,往南打,可以就近使用镇蛮军、镇南军、镇海军,往南的22个襄人团可以从僚越、骆瓯两个族群招募。完成征服以后,原则上就是西域一带由契胡族群参与治理,中南半岛由僚越族群参与治理,南洋群岛由骆瓯族群参与治理,所以襄人团、民兵营也从这些族群中招募,打下来的地方他们都有一半权益,这几个族群会积极的参军作战。”
范希朝说:“羌戎族群中的党项族刚出了一些变故,确实不宜参加第一波征服活动,但是骆瓯族群离中南半岛更近,为何反而派僚越族群过去?”
李纯道:“僚越族群分散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是由一些较小的民族组成的,他们跟汉族人混杂在一起,汉化较好,在八个族群中跟汉族人最齐心,中南半岛整体发展比南洋群岛更好些,朕有心照顾他们一下。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骆瓯族群跟中南半岛接壤,与那里的民族差异性不大,朕怕他们反而融合到一起,不利于朝廷的分族统治。”
范希朝说:“陛下说的有道理,襄人与当地的夷人必须没有关联,这样襄人才能与华人这边齐心。臣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那四个羁縻地区的民族怎么办?朝廷没有把他们纳入襄族,处于半独立状态,后面对他们打还是不打?”
李纯道:“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所谓华襄共治,其实也是一种利益绑定,目前境内的八个襄族汉化的比较好,他们如果迁走以后,留下的空间也可以给华人,所以朝廷愿意分给他们一些权益。四个羁縻地区就比较尴尬,按理说他们也属于大唐,但是生活环境都不太好,不太适合汉人居住,犹如鸡肋一般,朕不想要。但是如果把他们划为夷人似乎也不合理,朕还没定下决心,你可以先集中精力做好训练襄人部队的事。朕可以让外事部去四个羁縻地区察访一番,后面视情况而定,如果还有不服者,同样予以征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