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99章 两个好消息 (1/5)

      兴庆宫,龙池。

    李隆基和武太后坐在沉香庭里,高力士站在后面。

    李隆基见高力士年迈站着有些吃力,让高力士也坐下。

    李隆基道:“这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人总会老,但总有年轻的人。”

    李隆基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恍如隔世。

    武太后对李隆基颇为了解,听到李隆基的感叹,就知道李隆基在想什么。

    李隆基这是在服老了。

    当一个人内心真正服老的时候,就代表他失去了雄心壮志。

    武太后道:“鲜花盛开之时,我们应欣赏其美,到其凋零之时,也不必为它伤怀。凋零成土,兴许是另一种活法。”

    李隆基看了一眼武太后,道:“你这话颇有些禅味。”

    武太后回之一笑,没有说话。

    李隆基已经不是皇帝,和武太后相处起来,越来越像普通的夫妻,因此武太后没有回话,他也不觉得生气。

    ……

    兴庆宫修缮之时,朝廷文武先后上书几十封给李琩谈论如何治理南诏。

    李琩综合了其中的优秀意见。

    南诏和突厥、契丹不同。

    突厥是游牧民族,因此李世民讨灭东突厥后,将其地的人民迁徙到了河套地区。

    李世民觉得这样做,既能增加大唐的控制人口,又能腾出一大片无人的“隔离区”。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目的达到了一半,确实增加了大唐的人口。

    至于腾出的隔离区,很快就有别的势力补充进来,并且迅速发展壮大。

    契丹是渔猎民族,渔猎是半定居状态,管理难度介于农耕和游牧之间。

    南诏则走进了农耕文明。

    滇池地区、洱海地区、南宁州、朱提这些坝子,都适合种地。

    因此,对于和大唐一样得农耕文明,李琩势必要选择编户齐民。

    不过,李琩也没有做得太绝对,非要对南诏全境编户。

    因为南诏境内的势力,太多太杂,人口、土地和现在契丹不是一个量级。

    基于这种情况,李琩选择在核心地带设州编户,边缘地带羁糜,与当地大族共治。

    军事上,李琩把李晟留在南诏,让李晟驻军屯田。

    文化上,李琩让人去南诏开办学校,宣讲大唐的思想文化,鼓励南诏的人到长安考科举,同时追忆古今,从汉武帝、诸葛亮与南诏的往来开始讲起,让南诏人民认同中原王朝。

    最后一招,是迁汉族过去同化。

    但是迁徙人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李琩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徐徐图之。

    处理完南诏初期的事宜,已经是继德七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惊悚片生存守则 废后重生,携贴身侍卫夺前夫江山 娱乐圈的小神仙 系统盯上龙椅后,公主天天作死 东京:我可不是漫画之神 艳遇人生 暴烈掠夺 强取豪夺,惹上疯批逃不掉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相关推荐:
废后重生,携贴身侍卫夺前夫江山 娱乐圈的小神仙 系统盯上龙椅后,公主天天作死 暴烈掠夺 强取豪夺,惹上疯批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