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借头一用 (3/4)
地举报成风,连前方的朔方军和归附朝廷的河北将士,都深受影响,于是两人上书给李琩,希望李琩派人下去巡查。
李琩这时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李琩紧急召开会议,商讨派谁去比较合适。
李泌率先道:“被举报者,多为叛军旧将,或者前废太子旧党,因此派去巡查的人,应当让这两方的人心服。”
河北之地的叛军旧将很好理解,毕竟安禄山和史思明前后率几十万人打到了洛阳,如果真要攀咬的话,河北之地大部分人,都能和叛军扯上关系。
至于李亨旧党也在河北,则和之前的朝廷局势有关。
大唐最重要的三块地方,是关中,西北和河北。
关中李隆基看得很死,李林甫和杨国忠对李亨也有防备,李亨胆子再大,也不敢拉关中的人脉,西北被李琩牢牢掌握,李亨插手不了,他就只能向朔方、河北发展。
李亨下力最大的是朔方,其次就是河北。
朔方、河北的地方官也不是说都想和李亨勾结,只是李亨先前毕竟是太子,他们怎么都得给李亨面子。
李琩道:“那先生觉得派谁去合适?”
“臣请命自荐前去,另外再带上薛嵩。”李泌先举荐人,再分析原因,接道:“臣在废太子手下有些薄名,先前说服了朝中的废太子旧部,河北之地的废太子旧部应该也可以信臣。至于薛嵩,臣观察过他,他性情耿直,不善逢迎,早年间为了得到重用,前往安禄山帐下,安禄山谋反,他被裹挟参与,但能迷途知返。举城归附后,他奉诏回京,陛下没有苛责于他,他知恩图报,应当可以效死命。”
李琩沉思半晌,没有立马答应,而是让人先去把薛嵩传来。
不多久,薛嵩来到政事堂。
等薛嵩行礼后,李琩道:“薛将军在长安可还呆得习惯?”
薛嵩也听闻了最近到处举报谋反之事,他知道自己性格太直,容易得罪权贵,因此以为李琩是要清算他,叩拜道:“臣做错了事,承蒙陛下不弃,让臣得以恢复唐臣之身,臣感激涕零。陛下若要责罚,请罚臣一人,还请陛下不要牵累臣的妻儿。”
李琩没想到薛嵩能这么直,不由有些惊讶。
历史上,薛嵩也反了,后来归附朝廷,统领相州卫州、洺州、邢州等地,不过并没有和河朔三镇一起割据,薛嵩死后,其子薛平继任节度使,出将入相,其孙薛从更是统领禁卫军。
唐朝后期,由于朝廷没有自己能掌握的强大嫡系军,对藩镇的政策,一直都是利用藩镇打藩镇,其中薛氏统领的藩镇,就是比较忠于朝廷的一方。
李琩今天叫薛嵩来,确实有探薛嵩底的意思,但是薛嵩这么直,他一时间还真不好说什么。
李琩给一旁的李泌递个眼色,李泌心领神会,对薛嵩道:“薛将军这是做什么?你这是恶意揣测君王!难道陛下在你心里,竟是不分青红皂白,胡乱用刑之人?”
薛嵩大惊失色,连忙叩头,道:“臣失言,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李泌已经把李琩不方便说的话说了,李琩顺势接道:“罢了,薛将军不了解朕,有些误会,也是情有可原,薛将军请起吧。”
薛嵩起身,忐忑道:“谢陛下。”
李琩道:“薛将军久在河北,河北之地众多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