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导火索 (2/4)
sp;第二,是汴河河道的问题。
刘晏建议清理河道,开决汴河,分黄河水入通济渠。
同时,为了效率和质量,此次的人力不用征发徭役,改用钱雇人。
第三,是船只的问题。
刘晏觉得,船只是漕运的关键,全部买商人和百姓的船,大小、质量不一样,问题很大,因此提议由官府承办船产,按照不同的水域,细化船只建造。
在这一点的基础上,刘晏还进一步提出,漕运组织,不应都由富人包办,而应由官府承办。
第四点,是装运方法。
之前的装运方法,极其不规范,有斗有筐,导致散漏较多,刘晏提出将其规范,统一采用封口袋装,这样既能避免散漏,又能在翻船后,方便打捞,
刘晏这个思路,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其实就是集装箱的路子,只是现在的水平,还做不出集装箱。
第五点,是运输人员的问题。
这个问题承接第二点,依旧不用强制征发徭役,都花钱来雇。
并且刘晏还解释,用钱雇人虽然看起来多了支出,但是雇来的人,可以专业化管理,积极性更高,效率和安全都能得到保障,由此省下的钱,会比免费征发徭役省的钱更多。
刘晏或许没有听过“免费的,有时候是最贵的”这句话,但是他显然领悟到了精髓。
李琩对漕运的细节没这么清楚,看了刘晏的方略,十分赞同,道:“如此详细的方略,士安是早就准备好了吧?”
刘晏道:“不瞒陛下,臣前后考察思索也有好几年,只是之前财政紧缺,天下不平,臣提出来也难以实现,现在叛军只有史思明在范阳、平卢做困兽之斗,朝廷又推行新制,加之盐政,朝廷有财力解决漕运问题。”
李琩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便按你的方法做吧,朕照准。”
“臣领命!”刘晏起身行礼,喜极而泣。
李琩见刘晏这么激动,疑惑道:“士安这是怎么了?”
刘晏道:“臣德微才弱,却受陛下如此信任,臣感动而泪,有失礼仪,还请陛下恕罪。”
李琩起身拍拍刘晏的肩膀,道:“我得士安,是天赐福缘,士安只管施展才能,朕都支持你。”
“谢陛下!”刘晏道了谢,又提出了茶的官收商销。
李琩也同意了。
两人一说便是半日。
次日,刘晏在中书省拿出自己的漕运方略,让众官准备实施。
不过,实施还没有开始,就有人出来反对,刘晏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性情刚直,所有反对一律打回去。
反对官员们见刘晏油盐不进,就来给李琩告状。
来反对的,有两波人。
第一波,以张镐和裴冕为代表,他们反对的点,是改征发徭役为雇员,
他们觉得,征发徭役这种免费的人不用,却要花朝廷的钱雇人,刘晏这么做,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是别有用心,想中饱私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