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乾纲独断 (2/3)
sp; 李琩这一问,便有人稀稀松松的回答,有的推荐高仙芝,有的推荐封常清,有的推荐刘晏,还有的推荐郭子仪。
李琩待众人说完,道:“诸位意见不一,朕也十分为难,拿不定主意。但是没有中书令,敕令便不下了?叛乱也不平了?饭也不用吃了?”
李琩将眼神定在魏方进身上,道:“没有中书令,朕看你吃不吃饭,来人,将魏侍郎打入监牢,朕看魏侍郎能饿多久!”
李琩话声落下,两个锦衣卫进门,将魏方进拉了出去。
“虽然中书令缺位,但朕发的敕令,都由中书省所出,且盖了中书省的印章,大唐自太宗之后,不也没常设尚书令吗?”李琩做了解释,转道:“任何新制度的推行,都会受到阻力,若一遇到阻力便退缩,又怎么能成事?两税法必须推行,自今日起,谁敢再言新制不可行,便形同此案!”
李琩说着,拔出长剑,将龙案削去一角。
众臣吓了一跳,低头不敢看李琩。
李琩又道:“博州刺史贺兰进明,自安禄山叛乱开始便摇摆不定,汴州、陈留有安禄山叛军余孽,襄州、荆州是李璬乱党,岐州在关内,没受叛军影响,却腐败成风。正值国家动乱之际,这些地方的豪强不知上报天恩,下牧黎民,反而隐匿人口土地,藏富于己,朕求他们出点钱,他们便勾结叛逆,为祸一方,如此弃国弃家之举,朕欲容之,天亦不容!”
封常清起身道:“陛下言之有理,大唐岂能向叛逆妥协,应立刻出兵平叛。”
封常清一带头,李琩嫡系便跟着起来附和。
李琩跟着做了安排,道:“北海之乱,让马璘和李晟去平,襄州、荆州,让来瑱去平,汴州、陈留让高仙芝去平,至于岐州,让李嗣业去。”
封常清听了李琩的安排,顿时明白李琩一开始为什么要把河陇将士留在在这些地方。
原来,李琩是未雨绸缪,早就做好了推行新政,便会有人叛乱的打算。
众臣只能领命。
李琩又交代了其他事,朝会散去。
……
承香殿。
杨玉环给李琩端来茶水,试探道:“臣妾听闻今日魏侍郎大逆不道,顶撞了郎君,郎君可不要气坏了身子。”
李琩道:“我心胸倒也没那么狭窄。”
杨玉环道:“这魏侍郎确实该死,臣妾只是怕饿死了他,不明真相之人,会说郎君听不得逆耳之言。”
李琩听懂了杨玉环的言外之意,不由得笑了起来。
杨玉环忙道:“臣妾知错,不应妄议朝政,请郎君责罚。”
“我自大,你的话……”李琩原本想说皇后权势大,但转念想到杨玉环已经很克制了,便改了口,道:“你胸怀大。当了皇帝,想杀一个人确实很容易,但是杀人容易收心难,放心吧,我不会真让魏方进饿死,我要让他看到,我乾纲独断,推行两税法,是对的。”
“郎君英明,如尧舜禹汤。”杨玉环笑道。
李琩道:“你何时学会了这些奉承的话?”
杨玉环还未回答,阿绮丝走了进来,道:“陛下本来就是鸟生鱼汤。”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