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抉择 (3/3)
换源:
李琩从驻守潼关开始,就和高仙芝一直在谋划出关事宜。
历史上,哥舒翰出潼关确实败了,葬送了朝廷二十万大军,这个锅李隆基得背,但哥舒翰也难辞其咎。
两边兵马、精锐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哥舒翰作为统帅,至少犯了四個错误。
第一,二十万精锐倾巢而出,没有留人驻守城池。
第二,掉以轻心。崔乾佑一诈败,哥舒翰便迫不及待的追击,把大军开进崤函谷道,冲进崔乾佑的包围圈。
第三,没派兵护住两翼,让崔乾佑轻易袭击了侧翼,甚至把侧翼的官军赶去摧毁中军。
第四,用人不当,将领离心。李承光和王思礼争权,步骑分离。而后军的庞忠,无能之辈,前军一败,十万后军不但不顶上,反而自乱阵脚,率先溃逃。
按理说,哥舒翰也是久经沙场,不可能犯这么多失误,但历史上,他确实是就这么做了,李琩只能推测,哥舒翰那时是真的病晕了,也被李隆基逼昏了。
李琩一开始,就有哥舒翰失败的案列做参考,也有郭子仪成功的案例借鉴,对出兵潼关做过无数推演,所以即使他提前出关,也不会大败。
但是他还是拖着不出。
因为他不想和叛军精锐硬碰硬,只获得惨胜,他在等一个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