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箭在弦上 (2/3)
bsp; 他最终还是没打算相信李琩,也不打算放权给李琩,他想先和李亨、杨国忠二人联手,与李琩斗上一回。
李隆基对杨国忠道:“明日拟个敕令,让荣王从剑南抽兵,郭子仪从朔方抽兵,去潼关协助寿王收回洛阳。至于王忠嗣……还是让他镇吐蕃吧。”
李亨一听,立刻明白李隆基这是调兵防李琩,只是对于王忠嗣,他不知道李隆基是怀疑王忠嗣打忠诚,还是忧虑边境的安稳。
不过,现在王忠嗣对李亨来说无关紧要,李亨连忙上前道:“不如让郭子仪直接带兵前来。”
李隆基瞅了一眼李亨。
李隆基心里清楚,李亨曾遥领朔方节度使,朔方的文武随时向李亨送礼,李亨和朔方军关系匪浅。
但现在,他也只能隐而不发,点头道:“也好,但这事不能让寿王知道。”
李亨和杨国忠同声领命,退了下去。
待两人走远,李隆基对一旁的高力士道:“你派人盯着寿王府的人,但凡有任何异动,立即报朕。”
“喏。”高力士领了命,神色忧虑。
他不仅忧虑李隆基是否真的能赢李琩,也在忧虑大唐的未来在哪里。
……
潼关。
李琩召众将商量军务,除了监军李璘,众将皆以到齐。
李琩问道:“永王呢?”
张光晟回道:“永王昨夜和几个艺妓女子彻夜畅饮,还未起。”
李嗣业道:“潼关哪还有艺妓?”
张光晟道:“是永王命人从长安送来的。”
李嗣业惊怒,但忍了下来。
李琩道:“既然如此,便不管他,先谈军务。”
高仙芝起身道:“殿下,关外谷道狭长,叛军精锐又藏了起来,出关决战,于我军不利。我们应守住潼关不出,让朔方军袭扰叛军后方,待叛军回援,疲惫之时,再一鼓作气,夺回洛阳。”
李琩思索着,道:“可有河北颜真卿和朔方军的消息?”
高仙芝道:“朝廷已经两天没有和我们同步其他战线的消息了。”
“军报还没有送来吗?”李琩不自觉的带了怒火。
因为他知道,没有军报,很大概率是朔方军没有出击,朔方军不出击,则很大概率是调来防备他。
历史上,朔方军趁史思明攻饶阳之时,取了常山,若不是李隆基强令哥舒翰出潼关,朔方军就要去抄安禄山的老家了。
但现在,他按兵不出,李隆基却把朔方军调来防他,这情况,比历史上还要严峻。
李嗣业见李琩沉默不语,道:“朝廷不仅没有和我们同步其他战线的消息,还派支军队在我们后面。殿下,既然叛军是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我们不如留三万将士驻守潼关,其余军队杀回长安,斩了杨国忠的头,让叛军退兵。”
“不错。”马璘十分认同李嗣业的话,“反正杨国忠本就是该死之人,杀了他就算叛军不退,也能让叛军师出无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