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同刑不同命 (3/5)
的内心怎么想,只要他的行为和言语对得上,并且从一而终,外人又怎么能判定他假呢?
李林甫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殿下图什么呢?”
这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直白的对李琩问出这个问题。
李琩沉吟了会儿,道:“右相问我图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但人生在世,确实总该图点什么。我本是一个逍遥的皇子,患病出游,却阴差阳错做到了节度使,所以我想,这是上天的安排,是父皇的恩宠。既然如此,我便该做好我份内之事,上报父皇以安边境,下牧黎民善待百姓,将我这颗头颅献给大唐盛世。”
李林甫听罢,沉默不语。
李林甫回想过去,开始的时候,他似乎也有这样的想法,他曾整顿吏治,改革经济,重修唐律,勤于政事,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对他逐渐不再重要,权利成了他唯一的追求。
为了权利,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不过,他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他和李琩,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就这样沉默着,两人走到了路口,相互告别。
李琩选择走路回去,而李林甫则是坐轿。
李林甫回去之后,抓紧时间,根据李隆基的旨意,快速出了韦坚案的判决。
韦坚以谋求官职地位,存有野心,定了个“干进不已”的罪名,由刑部尚书贬为缙云郡太守,数十人受到牵连,韦氏家族被清洗一空。
王难得则以“离间君臣”的罪名,解除陇右兵马使,副节度使的职务,贬为播川郡太守,并籍没其家。
至于柳勣和杜有邻的杖刑,李林甫则安排到今日行刑,因为明天千秋节,李隆基搞不好就会大赦天下。
李林甫不想让这两个人在他的杖刑下活着走出监牢。
另一边,李琩走到半路,遇到了许久不见的王维。
王维请去南方后,呆到张九龄去世,便重回长安任职,现在是侍御史。
王维即刻上前给李琩行礼,道:“下官得知殿下回长安,早想拜见,可是律法严明,下官不敢轻易登门,还请殿下恕罪。”
李隆基忌讳皇室人员与外臣相交,曾经发布敕命:“宗室、外戚、驸马,非至亲毋得往还;其卜相占候之人,皆不得出入百官之家。”
韦坚和王难得,先前就是犯了这条禁令。
李琩笑道:“摩诘先生客气了,身为臣子,自然要遵守律令,摩诘先生这是要到哪里去?”
王维道:“明日便是千秋节,圣人命下官到郢酒坊去预备酒水,顺便看看冰块是否预备充足,自殿下献上制冰之法,长安的人饮酒都习惯加上冰块,明日千秋节,自然要大饮特饮。”
李琩对长安饮酒文化颇有了解,刘禹锡便曾有诗云:“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不过李琩并没有在意饮酒的事,而是道:“酿酒署,属于光禄寺管辖,父皇没让光禄寺的人去预备,反而让摩诘先生前去,此间真意,摩诘先生可好好领会。”
王维一怔。
王维是侍御史,侍御史听命于御史中丞,官员犯案,一般由侍御史直接呈报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