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同刑不同命 (1/5)
李琩听到李隆基的安排,也十分惊讶。
他只料到李隆基用他去平衡李亨和李林甫,没想到李隆基还暗中摆了他一道。
他对李隆基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不过,虽然顶了锅,李琩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反而行礼道:“多谢父皇恩典。”
李隆基会心一笑,转道:“其余牵扯人等,由右相会同三司官员商议处理吧。”
“喏。”李林甫领了命。
“对了,朕听说十八郎又新编了乐舞,准备千秋节献上?”李隆基话锋一转。
李琩道:“回父皇,乐舞团已经在长安住下。”
李隆基道:“把乐舞团先送到梨园,让有司官员安排他们千秋节献艺,对了,还有改千秋节为天长节之事,又有许多官员上书,朕决定顺应民意。”
众官同声道:“圣人英明。”
李隆基站起身,扫了一眼一众官员,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李隆基离开紫宸殿,和高力士一起径直出了兴庆宫。
兴庆宫外,龙武军侍卫已经备好了马,从兴庆宫到梨园的街道,已经静街。
高力士扶着李隆基上马,道:“圣人龙体矫健,耳顺之年,依旧能降烈马,挽雕弓。”
李隆基勒马提缰,边走边道:“朕是血雨腥风里滚出来的,算得半个马上天子,若是不能降烈马,岂不是成了刘义隆之辈?守不住盛世,还被拓跋焘嘲笑。”
刘义隆,是南朝刘宋的皇帝,开创了元嘉之治,只可惜三次北伐失败,不仅没有收复故土,还被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饮马长江,并写信嘲讽他当了皇帝之后,从没有出过建康,完全不知道天下有多大。
高力士逢迎道:“圣人英明神武,文武兼备,开创大唐盛世,可比尧舜禹汤,岂是刘义隆之辈可比。”
“哈哈哈……”李隆基开怀而笑,笑了片刻,转道:“李璘兵败的原因查清了吗?”
高力士道:“回圣人,杨钊把一切都交代了。”
“很好。”李隆基点点头,“这杨钊好像是十八郎的妻堂兄吧?”
“正是。”高力士回道,“不过杨钊先前请寿王殿下替他谋官,寿王殿下不应,因此他和寿王殿下并不和睦。”
“嗯。”李隆基应了一声,陷入沉思,想了好一会儿,似乎有了主意。
不过他并不着急说,而是转问了另一件事,道:“许合子回信的那人查清了吗?”
高力士道:“查清了,是……”
“你不用告诉朕是谁。”李隆基打断高力士,“该怎么做,你自己清楚。”
“喏。”高力士领命。
两人说着话,一路到了梨园。
进梨园后,李隆基先惬意的听了许合子唱歌,听了几曲,李隆基让伴奏的人先下去,对许合子道:“此等歌喉,千金难买,朕便赏你千金吧。”
许合子恭敬道:“多谢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