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百姓请愿 (2/3)
br /> 他需要借此树立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形象。
杨玉环见李琩如此安排,赞叹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郎君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百姓之念为己念,当真仁德。”
“这……”李琩笑了笑,摇了摇头。
对于别人来说,他这样做似乎真的是心系百姓。
可是他心里清楚,面对百姓的苦难,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百姓,而是如何利用。
他突然意识到,他现在好像做什么事都不再单纯。
杨玉环见李琩不说话,又道:“殿下,你现在所做所为,就是为了百姓。”
“额……”
李琩又一愣。
杨玉环这话,仿佛在说,无论他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他的表现,就是为了百姓。
既然如此,那些想法又重要吗?
李琩看向杨玉环,看着她带笑的模样。
好像自从杨玉环知道他是装病之后,脑子灵光了很多。
或者说,她一直脑子都很灵光,只是之前一直把心思放在他的病情上,现在她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其他事情。
李琩拍拍杨玉环的脑袋,道:“你说得有道理。”
“嗯。”杨玉环微微一笑,“既然如此,臣妾就不打扰郎君的公事,臣妾去内堂等候。”
“嗯嗯。”李琩点点头,目送杨玉环离开。
待杨玉环走远,李琩重新回到那老伯跟前,道:“去年前年伱们两年受灾,朝廷的赈灾粮呢?”
老伯幽幽一声叹息,道:“往年朝廷的赈灾粮,熬粥要求插筷子不倒,但去年前年,全部换成了粗糠,而且粗糠也不够,不仅熬得少,发一半就断了,我两个孩子,就是这么饿死的。”
一斤粮食,可以换五斤粗糠,把朝廷的赈灾粮换成粗糠发放,还发不够,这一来一回,不知道赚了多少。
一旁的杜希望听了这话,也吓得心惊,连忙道:“殿下,去年前年赈灾之时,臣正在和吐蕃交战,对此事毫不知情。”
李琩笑道:“杜公不必解释,那日席间,杜公已经表面了态度,此事不理,便是与杜公无关,”
杜希望道:“臣惭愧。”
李琩道:“杜公言重了,此事若我与杜公易地而处,我也只能像杜公这般处置,我才能浅薄,以后还望杜公多多关照才是。”
为政一道,能忠心为国为民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杜希望这种混子。
其实,他们也不是混子,他们只是明哲保身的人,他们做自己该做的事,左右逢源,对于这种人,你不能说他错,也不能说他对,具体怎么用,看个人的需求。
至少,对于目前的李琩来说,他需要杜希望的帮助。
杜希望道:“殿下若有差遣,尽管吩咐便是,臣岂敢……谈关照二字。”
李琩道:“杜公过谦。”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