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连锁反应 (2/3)
p;只听李璘道:“李宓作为主将以身殉国,你身为副将,为何能安然无恙?因为你里通外敌,勾结吐蕃!”
薛镠将何覆光的头颅斩下,走出破屋,对外面的人道:“何覆光里通吐蕃,致使这次远征大败,刚才他企图行刺永王殿下,被本将军反杀。”
说罢,将何覆光头颅递给亲卫,道:“传首各军,以儆效尤。”
“是。”亲卫领命,提着何覆光的头颅去了。
……
……
……
南诏大战之时,吐蕃也没有闲着。
吐蕃集重军,假意进攻剑南,剑南告急,朝廷便安排陇右协防。
然后吐蕃趁着陇右调动,以四十万大军直扑石堡城。
王忠嗣不愿意牺牲数万将士的性命攻取石堡城,但是吐蕃愿意。
赤德祖赞亲临前线指挥,以上次败于李琩的韦论莽支拉略和尚绮心儿贝拉领左右大将,用吐蕃两万将士的牺牲,攻下了石堡城。
攻取石堡城时,赤德祖赞还派属卢芒奇顿进取剑南松州,切断剑南和陇右的要道。
剑南大败,吐蕃攻取石堡城和松州的消息同时传入长安。
大唐举国震惊!
李隆基连忙召见众臣议事。
只见李隆基将奏书甩在地上,愤怒的敲着龙案,道:“六万将士,只余两千人生还,李璘这仗怎么打的!”
李隆基提起了将士,并不是因为他心疼士卒,而是这六万将士一死,大唐短时间内很难再攻取南诏了,剑南和南诏攻守易形,剑南成了守势。
其他人不敢讲话,李林甫上前道:“圣人息怒,南诏此战虽赢,但他们也不敢进取剑南,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陇右局势为主。”
李林甫这话也不是随便乱说,南诏确实不敢进取剑南。
与南诏战役大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比较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劳师远征。
作为主动进攻方,所要承受的后勤难度,战事难度都不是防守方可以比的。
还有,南诏由于地形的原因,虽然擅长山地作战,却不擅长平原军团作战,也不擅长攻克坚城。
因此,阁罗凤取下石城之后,并没有进一步威胁剑南,而是上书再次求和。
两次失败,李隆基也有点回过味来了。
这次若不是吐蕃出兵协助,李璘也不会败得那么惨,说到底,吐蕃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李隆基面露苦色,心里有些后悔。
当初他要是再信任李琩一点,李琩取下石堡城之后,他不调回李琩,而是让李琩继续进军,取下青海湖和黄河九曲之地,将吐蕃赶出大非川和磨环川,那么吐蕃也不敢轻易支援南诏,更不会反手突袭石堡城。
李隆基冷静下来,道:“依右相之见,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李林甫道:“先同意南诏的求和,与南诏会盟,同时备军,重新夺回石堡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